聚焦医保民生 转变工作作风——遵义市医保系统走深走实“岗位大练兵”
发布时间:2021-12-22 11:08: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杨中华 | 责任编辑:赵茜遵义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着力点,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目标,突出“五个聚焦”,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专业化医保干部队伍,为全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一是聚焦活动主要任务,提升队伍能力水平。聚焦在全市医保经办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持续深化医保系统行风建设,优化医保经办服务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活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主要任务,印发《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安排业务知识和经办服务培训13期,开设掌上学习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经办队伍医保综合能力;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医药服务、医药招采、基金监管、医保经办等知识建立岗位大练兵题库,组卷5套,用于检验全市医保干部练兵成果测试卷。
聚焦“放管服”改革,优化升级经办服务。持续化“放管服”改革,编印医保经办服务10大类28项业务工作指南,清理优化办事流程51项,减少证明材料13种,率先在全省实施“医保诊间支付”便民服务改革,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突破440万,“遵义医保”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突破190万人,并开通20余项“掌上医保”服务,医保“网上办事大厅”入驻单位近2万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和医保结算排长队、来回跑等突出问题。
聚焦听民声暖民心,调整医保待遇政策。充分发挥医保服务到哪里,医保宣传就到哪里的良好作风,深入开展“八进”活动,多措并举提升人民群众政策知晓率,更加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市解答各类来电咨询7万余人次,回复12345和12393服务热线转办557条,接待来访人员万余人次。充分调研、科学测评,调高居民医保住院年度最高支付限额50万,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75万元;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从60元调整为200元,调高140元,进一步强化医保制度公平可及。对村医实行医保支付倾斜政策,降低村级支付“门槛”,将村级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90%,充分调动村医看病积极性,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优化经办流程。修订出台《遵义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统一全市救助范围、标注和方式,医疗救助年度支付限额调整为每人每年5万元,医疗救助兜底功能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备案、结算、报销等采取“网上办”“微信办”“电话办”等多种“不见面办”方式,网上办理医保业务2万人次,停保2万余人,基数变更千余人,发单6万余次,税务推送5万余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交叉感染风险。推进使用电子签章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3800家医药机构按月生成并报送电子报表,累计完成5.4万笔扫描、识别、对码、归档业务,不断拉宽拉长医保服务链条。
聚焦宣传造氛围,外树医保良好形象。“岗位大练兵”活动期间,全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宣传重点,结合城乡医保集中征缴期,重点宣传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待遇、中医支付待遇政策调整提高和异地就医备案、住院购药、结算报销结算等采取的一系列便捷快捷的便民服务措施,围绕群众愿意听、能接受、听得懂、记得住方式加大医保宣传力度,真正把参保缴费目的意义讲透、惠民政策讲好、缴费政策流程讲清,进一步营造人人支持医保、关心医保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共计分别对外发布工作信息、简报、发放宣传册200余份。(供稿:遵义市医保局 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