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0的突破”!泸石高速余家岗隧道全线贯通

发布时间:2021-12-24 15:22: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李科

2021年12月23日,随着泸石高速余家岗隧道左洞的挖掘机将掌子面土石推出洞外,由蜀道集团投资建设的泸石高速公路全线首条隧道实现双洞贯通,标志着泸石高速这条桥隧比高达86.5%,贯通雅西高速及雅康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的藏彝走廊,挑战工程禁区的红色之路,取得隧道建设“0的突破”。

“我们在本月14号实现了右洞贯通,今天实现了左洞贯通,提前完成了双洞贯通任务,为我们后续工程的顺利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川交建泸石高速TJ9标项目常务副经理余小舟说。

余家岗隧道为分离式隧道,余家岗隧道左幅长700米,右幅长689米,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小时,隧道共设置1处人行横洞,1处车行横洞,1处紧急停车带、1处地下变电所。

三“零”模式,推动项目建设

项目周围山高坡陡,河谷幽深,峰峦重叠,沟壑交错,地势起伏。“我们肉眼可以看到,洞口周边硬化较少,植被覆盖较多,那是因为我们采用“零开挖”方式进洞,这样极大地减少了洞口创面破坏,保障了边坡的稳定,降低了隧道开挖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同时,以泸石公司、四川交建为代表的项目建设单位积极探索投建一体模式下的“零距离”沟通机制,并积极落实隧道涌污水处理,达到“零排放”要求。

四新技术,提升施工效率

施工进度的顺利有效推进离不开“四新技术”的有效保障。在隧道建设过程中,泸石高速针对工程特点,结合施工实际,积极应用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依靠科技来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进度。

TJ9标安靖坝钢筋加工场内,“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标语张贴在墙上,几台智能化“大家伙”的身影随处可见,数控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加工机器。用于弯曲钢筋的钢筋数控弯曲机可以根据钢筋设计尺寸,通过数控程序对每种规格钢筋弯曲角度、长度等参数进行设置,达到精准化加工。钢筋数控弯曲机可由1-2人操作,大幅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加工速度较传统弯曲快、钢筋加工尺寸更加精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并且操作安全、无污染,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另一边,一台机器正在无声地同时切割数条钢筋,每根钢筋的切面都十分平滑均匀,这是数控直螺纹生产线。据介绍,这台采用编码器测量的机器,可锯切各种长度的钢筋,精度高可达±2mm,相当于1/7个指甲盖的长度。体积小、产量高的液压锯切方式加上压力大的油缸压料,可使钢筋在锯切时不转动,钢筋切头均匀。与传统的方式相比,直螺纹钢筋加工具有噪音低,使用寿命长,设备运行稳定,加工生产效率高,直螺纹钢筋加工丝头尺寸精确的优点。钢筋的输送、反转、传递等全部通过机械完成,大幅度提高了效率。

一台六边形的机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操作人员正在一旁进行数控化操作,那是钢筋笼滚焊机,这种采用数字自动化程序,集钢筋绕筋成型、滚焊成型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生产钢筋笼的设备,与传统的手工绑扎、手工焊接制作的钢筋笼比节省了大量的现场绑扎和焊接步骤,钢筋笼成型快,替代手工捆绑,生产效率高。正常情况下3人一天可加工成品钢筋笼超过40米,相比同样数量的人工绑扎,效率提升超120%,并且成品钢筋笼质量稳定可靠,钢筋笼成型质量还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可节省材料1.5%,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隧道内部施工过程中也通过运用新设备新工艺来改善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用于余家岗隧道左右洞的湿喷机械手通过无线遥控器进行喷射,机械手动作灵活,施工范围大,无施工盲区,提高了喷混质量,避免掌子面上石块掉落、喷射反弹料伤人等事故,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混凝土的接触,同时降低了洞内粉尘浓度,湿喷机械手通过电力系统驱动工作,还能减少尾气排放,达到环保施工的效果,改善了隧道内的作业环境,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切实贯彻蜀道集团藏高公司提出的‘三全工作法’、泸石公司提出的三“零”工程理念,结合四川交建集团的‘环安先行、方案引领、质量第一、强化执行、创新驱动’的项目管理方针,对我们安靖坝综合场站的智慧化加工生产、智能化监控进行了提档升级,并在场站封闭管理、污水净化循环使用、弃渣再利用等方面均进行了有效创新和实践。”泸石高速C2总包部常务副经理孙来表示。

“余家岗隧道的顺利贯通,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蜀道集团、藏高公司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泸石高速一线建设人员的艰苦奋斗。这是泸石高速隧道建设‘0的突破’,也为泸石高速来年继续攻坚克难,取得项目“开门红”开了个好头。泸石高速将持续发扬长征精神和“两路”精神,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挑战工程禁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把泸石高速打造成一条红色之路、生态之路、民族团结之路、乡村振兴之路,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蜀道集团藏高泸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飞云说。(图文供稿: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