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齐鲁看党建丨洪家楼街道:党建领航 打造居民离不开的社区党组织
发布时间:2021-12-24 15:24: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夏忆 | 责任编辑:赵茜编者按:城市治理,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党组织。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20年6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印发《山东省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创新发展。“巡礼齐鲁看党建”专题报道聚焦抓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创新突破和先进做法,提炼城市基层党建的“山东经验”,展现作为东部地区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试点省份的责任担当。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街道基层,抓好党建工作就抓住了一切工作的“牛鼻子”。今年来,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街道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全域党建“148”工作体系,围绕“打造居民离不开的社区党组织”这一主线,实施“四大工程”,细化“八大项目”,筑牢“洪楼·家”全域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打造全域“精致洪楼”党建品牌,以创新型党建为辖区商圈注入新活力,不断织密党群服务阵地,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基层第一线。
服务为本,办好“开门一件事”
“有了大扶梯,大家上下楼就方便了。”在洪家楼街道海蔚广场社区的商业区,一部通往居民区的崭新大扶梯正在验收,84岁的社区居民梁姨买完菜回家看着马上启动的大扶梯,无不感慨道。
海蔚广场小区建于2006年,1楼、2楼是商业,3楼以上才是居民住宅,建设时配套有电动扶梯方便居民直达3楼平台,在当时,这部电梯是全市坡度最陡、提升高度最高的扶梯。2017年,由于年久失修,前期配置的大扶梯停止了运行。“大扶梯不运转,居民走楼梯,从商业区一楼通往居民楼有90多级台阶,对很多老人来说,没个七八分钟,根本爬不上去。”海蔚广场社区党委书记李俊一说道。大扶梯不运转,带来的就是出行难,更换大扶梯成了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呼吁声极高。更换扶梯需要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海蔚广场小区除了住宅楼,还有两栋公寓楼,半数以上为租户,“上一届党组织已经征求了部分居民的同意,主要是在外业主较难联系,没有拿到他们的同意书。”拿到三分之二户主的同意书,成为更换大扶梯的一道难题。
“居民无小事,唯有用心做。”海蔚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齐上阵,线上利用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积极联系在外户主,线下走家入户,上门做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实现居民同意比例达标,“停运4年的大扶梯终于迎来了更新换代。”海蔚社区党委书记李俊一高兴地说。
这是洪家楼街道聚力开展“开门一件事”项目的缩影。
今年4月,洪家楼街道在全区率先完成社区‘两委’换届以后,9个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以“开局即决战”的状态迅速进入“实干模式”,从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努力办好“开门一件事”,陆续开展“焕然一‘鑫’”“福泽桑榆”等惠民行动,一个月内完成社区环境整治、落水管更换、施划车位等30余件民生实事,集中展示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履新启航后的新形象新风貌,踏实迈好履职第一步。
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峰表示,“开门一件事”项目是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生动实践,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开门一件事”,也让群众看到了实打实的换届成效,进一步激发了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据了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街道梳理汇总的100余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办结,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品牌为魂,搭起党和民众的连心桥
树立品牌强党建,打造亮点惠民生。洪家楼街道各社区立足抓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狠抓品牌管理,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社区特色的党建品牌。
“作为老旧小区,鑫达社区各项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社区环境和治理水平两个方面。虽然划分了网格,但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为此,我们根据党员分布特点选聘楼长、单元长,细化治理单元,密切党群关系,不断深化‘红鑫向党’品牌内涵。”鑫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辛亭霖说。
选准楼长,才能办成事、办好事,社区按照“三好一会”选拔标准,即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好、邻里关系好,会做群众工作,由社区党总支组织,面向全体居民,采取居民自荐、群众举荐和社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了21名楼长、单元长,并为他们颁发聘书和工作牌。“一开始担心做不好,社区知道后,找我聊了三四次,帮我打消了顾虑,想到退休后,还能得到社区的信任,为街坊邻居办实事,心里很自豪。”楼长刘阿姨说。
在楼长协助下,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对楼院里的大事小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引导居民广开言路,深入沟通,拉近党群距离,密切邻里关系。目前,以楼栋居民交流为平台,已着力解决了小区路面修补、停车管理、噪音扰民等二十余件居民关心的实际问题,邻里之间逐渐实现由“生人”到“熟人”的转变。
“感谢社区给我这份荣誉,我将继续履行好楼长责任,全心全意为咱们居民服务”,楼长张阿姨说道,此时,一场特别的表彰活动正如期举行。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鑫达社区每月开展“最干净楼道”“先锋楼长”“红色管家”等评选表彰活动,让更注重工作实绩的健康导向发挥积极作用,比服务、比奉献的氛围愈来愈浓,确保先锋楼长“干得好、干的久”。
围绕深化“红鑫向党”品牌理念,社区还联合“双报道”单位新打造了一处服务阵地——“红鑫共建小屋”,缩小服务半径,将党务政务和社会化服务延伸到楼宇、小院中。开展“鑫”愿便利贴活动,敲门行动,收集居民微心愿,提供精准服务,使“红鑫向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洪家楼街道以“组织体系健全、骨干队伍坚强、制度机制完善、基础保障有力、服务成效显著”为建设标准,形成一居一品、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努力打造了福润社区“福务润民”、花园南区社区“南事有我”、洪楼广场社区“洪印初心”等9个特色品牌。“有了品牌的引领,党建工作就有了灵魂,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也更加强了,对社区的党组织也有了认知”,党建品牌串联起社区真情为民桩桩件件的工作,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合力,搭起了党和民众的连心桥。
此外,洪家楼街道围绕打造“精致洪楼”这一目标,持续加强品牌导向和服务功能,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聚力打造了“一名党员一幢楼”“吹哨一件事”“家门口服务”“五微工作法”“邻里守望”五个党建项目,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一项项惠民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社区的文化、温情活动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一居一品”给生活、文化、居住环境带来的大变化,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组织进楼、服务到家。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克文说:“党建品牌是干出来的,只有真正把党建品牌做实做细,才能共同擦亮‘精致洪楼’红色招牌。”
党建为媒,激活商圈新活力
在洪家楼街道,沿着花园路往前走,你会发现这里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花园路商圈聚集了街道80%的企业,几百家非公企业都汇聚在这里,但因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党员流动性较大,企业党组织可利用资源不足,存在组织设置不够优化、资源整合不够全面、素质能力不够适应等情况。”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田说道。
如何促进商圈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动发展,为企业注入新动力?今年来,洪家楼街道立足党组织的“引导、凝聚、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思路,以党建为媒,延伸企业服务触角,探索“一轴三点”党建工作思路,搭建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机制有效的平台,引导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洪家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克文介绍说,“一轴三点”指的是以花园路商圈为中心轴,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服务点,以中戎卫党支部为创新点,以海蔚广场5号楼楼宇党建为合力点,通过三个载体服务点举办共治联建活动,提升商圈的凝聚力和服务功能。
8月6日上午,洪家楼街道举办了首期“两新”党组织红色沙龙活动,围绕“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何激发非公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题目开展研讨交流,凝聚智慧力量、助力企业发展。
山东熹满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玉琨感慨道:“过去我们很少有地方可以开展党建活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共建活动和其他企业加强业务交流,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VR党建、有声图书馆等功能室,开展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
针对辖区内海蔚大厦企业党员活动阵地小的问题,街道在海蔚大厦重点打造红色沙龙、搭建服务平台、设立“初心墙”、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引导楼宇党员参与楼宇管理和社区治理,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峰说:“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进一步搭建沟通联谊平台,实现‘两新’党建发展要求与企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营造携手共建、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今年以来,街道已开展了红色沙龙、“政企银”政策解读会、“稼轩人才特享汇”等活动,实现了“两新”组织党建联抓、活动联办,极大地促进了商圈凝聚力。
党建领航风帆正,洪楼事业破浪行。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峰表示,下一步,洪家楼街道将以精心规划,深化“精致洪楼”党建品牌内涵;以精准服务,打造“人心集聚”洪楼·家;以精细管理,构建“三治融合”新模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洪楼力量。(文:夏忆 图片由洪家楼街道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