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一期开放,民生幸福提升实打实
发布时间:2022-02-15 10:10: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郑思婕 | 责任编辑:赵茜新年伊始,新开放的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一期呈现出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连几日,户外运动爱好者们陆续来到步道,积极投入健身运动中。“这个步道未建成前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环境脏乱,现在旧貌换新颜,步道建成后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成了我们大家健身带娃的好去处。”附近的居民讨论着健康步道给他们带来的便利,眼里都是笑意。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是福建省重点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自开工以来就备受省市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期望“项目早竣工、市民早受益”。由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承建的二标段起于西林东路与云顶中路交叉口,止于东坪山步道,全长约2.6公里,包含东山环廊等主要景观节点。项目部用时仅四个半月,便顺利完成了竣工交付,比计划工期提前了近一半。
项目攻坚,打造民生工程
“健康步道项目建设关乎民生关切,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全力奋战精品民生项目!”项目部经理刘学森在项目推进会上明确表态。东山水库环廊段是林海步道一期的核心景观,为了加快推动项目进程,将其打造为新颖别致的“空中走廊”,项目团队和厦门分公司机电工程处一同下了一番苦功夫。“环廊段桥体多为弧形段,加上设计单位提出在环廊箱体外侧增加一圈悬挑式结构,将桥面最宽处增加到6米,这对钢构件制作、安装尺寸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郭奔奔说道。
为此,机电工程处二次深化图纸,对每个零件单独编号、进行预拼实验、采用定位板模具固定零件、构件后进行点焊,精准定位空间位置尺寸,保证构件、节段一次性安装成功。同时,为了使新增的悬挑式钢结构紧密贴合环廊外侧,以达到预计的功能性效果,机电工程处改进施工工序,将悬臂处面板取下后,对悬挑结构底板进行修整安装,待其他构件焊接完成后,再焊接面板。该施工方法保证了悬臂的安装满足设计要求。由于项目地处山上旅游水库风景区,运输道路崎岖,现场拼接场地及吊装区域空间狭小,钢箱梁大型构件吊装难题重重。项目团队一方面将钢箱梁进行了合理的分段分节,以便运输至现场拼装;一方面加大与交警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为民所用,树立城市形象
民生四季皆有花。虽已深冬,市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步道沿线的“花林烂漫”和“青杉云影”。为了凸显匠心打造民生项目的成效,让附近居民能够开窗见绿、推门遇园,项目团队将沿线的绿化工程进一步做细做精,科学细致地选择树种花种,将原有病虫害的果树,更换为落羽杉、美人蕉、乌桕、广州樱等适合本地生长的彩叶乔木,并对部分路段灌木、地被及树池等进行土壤改良,形成四季有花、舒适休闲的临水步行空间。“我们东坪山水库边上选择种植了鸢尾花、花叶芦竹、芦苇等多年生植物,沿线绿化景观建设总面积达9.55万平方米,不仅为步道景观增添一番生趣,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项目总工谢智说。
民生处处暖人心。在步道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坚持“为民便民”的宗旨,全线以无障碍设计的标准施工,为广大市民呈现了一个人性化的健康步道。施工中,团队发现环廊出口与原道路衔接位置高度差达1.3米,坡度约为18.6%,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的通行需要,团队决定对该段采用台阶式步道衔接,并在台阶式步道旁边增设一段Z字形无障碍坡道,让群众于细微处感受到温暖。“山顶的空气真好啊,让人心旷神怡!多亏了这些细致周到的无障碍设施,我们这些坐着轮椅的残障人士也能顺利上到东山环廊打卡点!”坐着轮椅的小许兴奋地说。
中交三航局建设者本着“想百姓心里所想、急百姓生活所需”的目标,为城市人民打造了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筑牢厦门城市发展的民生根基。“这个家门口的‘空中走廊’,将我们城市的生活品质提升了一个档次,这种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实打实的。”一位前来运动的居民激动地说。(图文供稿:郑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