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炊烟
发布时间:2022-02-18 11:19: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董嘉惠 | 责任编辑:李科走在宽阔的水泥大道上,看着道路两旁崭新的房屋,不知怎得,我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这座村庄的模样,我在这里度过了宝贵且快乐的童年:每个夕阳沉没的黄昏,我都会被姥姥家缓缓升起的炊烟呼唤着,从玩伴身边回到那座老屋,去填饱因为疯玩而咕咕叫的肚子。如今,我已经进入大学,回到这里的时间大大减少,在我不曾经常在这里的十年中,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走在这里的每分每秒,都令我感慨它的变化之大,恍惚间,又看见了那片炊烟。
曾经的那片炊烟,不仅是我童年回忆的载体,也是我每次回乡探亲时感受到自己被期待着归来的标志。在上初中、高中的那些年,我和母亲经常“偷得浮生半日闲”,驾车来到这个村庄来看望我的姥姥和姥爷。每次回到老屋,都是临近中午的时候,日头高照,阳光明媚,让人心里也暖洋洋的。隔着远远的,我就能看到姥姥家升起一道炊烟,随风飘荡,然后被渐渐地吹散,老屋旁的竹林也随之发出“飒飒”的声音,似乎也在表示对我们的欢迎。进门之后,我就能看到红色瓦片搭建出的房顶,被日复一日的炊烟熏得显出一种焦黑色,这是我的姥姥和姥爷认真生活的证据,也是老一辈人生中非常浓墨重彩的印记。
炊烟、草垛、灶台、下雨后泥泞的羊肠小道和每年夏天成熟的小麦……构成了曾经的农村生活,村民们相遇在通往田垄的道路上,相遇在村口的大柳树下,相遇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他们本本分分,勤勤恳恳,早出晚归,然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渐从旧农村中走出,走进了新农村,建设了新农村。
现在的村庄,不仅有着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而且还建成了村民广场,健身设施,篮球场一应俱全。与此同时,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服务的图书室也投入使用,让他们从书本中了解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提高自己的见识。村民们也不再死守着祖宗留下来的一亩三分地生活,而是积极地响应政策号召,实现产业振兴从不同的方向通往致富的道路,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更多财富,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炊烟也随着现代厨房的兴起而逐渐被淡忘在了已经过去的旧时代。
像我的村庄一样的地方还有许多,比如安徽省以“三瓜公社”为代表的“电商特色产业模式”、陕西省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山东省以“泰山村”为代表的“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浙江省以“乌村”为代表的“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等等,都是如今形势下响应政策号召的优秀的可以作为模范典型的新农村。
炊烟已逝,但美好的记忆却不会消失,顺应历史的潮流,带着回忆走向更灿烂的未来去谱写更辉煌的诗篇。犹记炊烟,更盼明天。(董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