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追逐创新梦 依托科技彰显价值魂

发布时间:2022-02-24 09:56: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马伟涛 | 责任编辑:赵茜

马飞,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铁厂设备技术员。进入龙钢25年,一直从事设备管理工作,铸就了他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深厚的工作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从一名完全不懂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的普通员工“蜕变”成了一位会操作、熟练掌握工艺原理和提出改造方案的技术“大师”。凭着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他不但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自己也获得了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多项技术创新奖项,成为了公司内外小有名气的科技创新达人。

故事一:集智攻关,创效益。

自工作以后,他从事过工程设计,也参与过重大基建项目施工、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设备大中修项目。“干什么就琢磨什么”是他始终没有变的作风,也总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干在前,担当重要角色,充分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烧结生产工艺中,推进烧结厚料层技术是一大课题,如能实现将极大提高烧结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他带领团队,不舍昼夜,集智攻关,最终解决了台车栏板加高造成的点火炉、多辊布料器、机尾密封罩、头尾骨架底梁等干涉问题,以及台车栏板加高以后的结构形式和强度问题等,并利用错峰检修机会对公司三台烧结机逐一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烧结矿强度和性能,大幅提高了烧结矿品位。

故事二:不达目的,不罢休。

“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付出再多心血也是值得的!”马飞常常这样告诫自己。

2020年,在全面推广烧结厚料层技术应用中,马飞发现料层加厚后,却出现了混合料在台车上透气性不够,容易形成过湿层等新问题。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每天坚守现场一遍又一遍推敲,一次又一次精心设计。“如果能加装混合料预热器,这个问题肯定能解决。”马飞大胆提出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加装混合料预热器,同事们都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在行业中还从来没有此项工艺技术,但他还是坚持试一试。

想法容易,做起来难,一次、两次……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一次次失败后,他并没有气馁,开始转变思路,一边现场仔细研究,一边查询技术方面理论知识,重新制定试验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和团队的反复研究、试验和改进,终于设计出一套混合料预热器装置,兼有疏松物料改善透气性和蒸汽预热混合料功能,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故事三:枕戈待旦,再前行。

“每一项创新成果都不会天上掉馅饼,没有大量时间和智慧的投入,是很难完成的。”这点,马飞看的很清楚,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探索出更多创新成果。多年来,在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推进力度的情况下,抱着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热爱,马飞在创新这个舞台上有了更大发挥空间,他设计的《400㎡烧结成10#带溜槽改造》项目荣获陕钢集团2012-2015年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400㎡烧结机混合料矿槽内壁圆弧角过渡改造》项目荣获龙钢公司2015年度岗位创新成果一等奖、陕钢集团“查找提改献”暨岗位创新优秀成果奖,撰写的论文《关于烧结机混合料矿槽粘料问题的探讨》荣获陕钢集团二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每年由他主持完成的岗位创新项目多达20余项,可为企业创效千万元以上。

“创新,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工作效率的过程。所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让创新创造出效益。”面对各种疑难杂症,马飞总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他所做的每一个技术改造方案,总能巧妙地利用现场的条件和资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强烈的敬业精神不但为企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还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陕钢集团龙钢公司  马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