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鲁绣传承人牛玉叶:让针尖手艺“圈粉”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2-03-17 14:52: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赵洁 | 责任编辑:赵茜

“我们是慕名而来,想跟着牛老师学旗袍加工。”见到牛玉叶时,她正接待从济宁赶来想拜师学艺的李瑞君小两口。两人在济宁市区开了家汉服体验店,今年想将旗袍加工植入新开的店面中,通过手工DIY形式让顾客感受鲁绣文化的魅力。

在山东玉叶制衣有限公司,牛玉叶是经理,她的另一个身份是鲁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同时还有新泰市旗袍协会会长、玉氏鸿叶服装培训学校校长、山东省鲁绣联盟发起人、山东泰山文华研究院“乡村振兴”非遗传承项目—鲁绣技艺培训导师、山东省轻纺行业齐鲁工匠等诸多头衔,其创建的玉氏鸿叶品牌,曾获得“第二届汉绣旗袍艺术节作品大赛”设计奖银奖。

牛玉叶师从于宋美龄的旗袍制作师傅,3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旗袍设计制作,从一个服装加工店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服装设计加工企业。经她改良创新的“手绘旗袍”和“私人定制”旗袍受到旗袍爱好者追捧,2016年,被世界旅游小姐泰安赛区指定为唯一赞助品牌。今年旗袍又被国际旅游形象大使中国区总决赛指定为比赛专用服装。

走进公司展厅,只见里面陈设着样式精美颜色鲜艳的各类旗袍,迎面墙上挂满了虎头、福字、香包等绣工精致的小挂件和刺绣团扇等鲁绣衍生品。一个黄色礼盒内四枚墨绿色的“新泰宝宝”绣工精美,憨态可掬,分外惹人注目。对此,牛玉叶说道“这是巫永坚大师授权我们推出的‘新泰宝宝’香囊系列产品,在直播间卖的非常火,很受年轻人喜欢。”

门厅角落放着直播台。每天坐在这里一边穿针引线娴熟地做绣品,一边向直播间网友介绍鲁绣工艺是牛玉叶及其伙伴日常工作场景。银针起落,彩线穿梭间,花草虫鱼便会栩栩如生出现在绣布上。

“通过直播的方式,既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鲁绣技艺,也能将姐妹们的手绣作品尽快变现,激发她们的积极性。”2019年,牛玉叶发起并成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联盟,致力于推广传承发扬鲁绣,全力以赴投身于研发鲁绣衍生品。短短3个月的时间,研发了随手礼、小香包、屏风等多个系列;结合新泰风俗文化,又衍生了人物绣、荷包绣和新泰新八景绣以及围巾、手包等40多个花色品种。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直播带货方式,出口新加坡荷包绣品3000多个,单品185元,销售收入60多万元。

为了增加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机会,2010年开始,牛玉叶与新汶街道联合成立了新汶街道服装加工技术妇女培训基地、新汶街道精准扶贫救助基地,免费组织现代缝纫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新技能培训以及鲁绣制作,2016年,她被新泰市妇联聘为巾帼就业创业导师团导师。十几年的时间,义务培训妇女15000余人次,带动并安置贫困下岗职工、残疾人就业100余人。

2020年1月,牛玉叶在当地人社部门大力帮助下,成立新泰市玉氏鸿叶服装职业培训学校,通过遴选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定点机构。现已培训了30多期鲁绣专业900余人,鲁绣制作列入新泰市创业培训项目和传统技艺技能大赛项目,闯出了一条“技能培训+订单加工+产品回收”的培训居家就业创业模式。

“我们仅口罩单品加工费就3元以上,月人均在3000元以上。”据牛玉叶介绍,去年9月份“新泰市玉氏鸿业培训学校羊流镇妇女居家就业基地”在王家林村挂牌,鲁绣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在新汶、果都、羊流等乡镇全面铺开,鲁绣制作也列入新泰市“新农村、新生活”妇女创业培训,项目带动就业3000余人,年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这段时间,我们正忙着赶制1000个胸针订单。”原来今年2月底,牛玉叶参加泰安两会时,带着手绣胸针接受采访,被济南一客户在电视上看到后,立即电话联系当场下单。谈及打算,牛玉叶信心满满,“我们将重点依托齐鲁、泰山文化,整合全省的鲁绣人才,把我们的鲁绣、鲁锦、鲁派旗袍文化和技艺继续推广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鲁绣,热爱鲁绣。”(图文供稿: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