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八个狠抓”助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03-31 13:37: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靳凡 | 责任编辑:赵茜3月20日至3月22日,石泉县举行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石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2022年是石泉高质量追赶超越夯基垒台、积蓄后劲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市前茅、省一流”工作标准,以“两进一优”(纵向有进位、横向有进步、工作夺优秀)为目标,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强基础、赋动能、固根本、促赶超,以八大举措加快推动石泉高质量追赶超越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狠抓顶层设计,提升发展质量。围绕富硒食品、旅游康养、蚕桑产业、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中药材六大产业链,科学编制《石泉县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年度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及特色产业,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规划,聚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名县和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
狠抓产业聚集,培育发展动能。坚持集群化发展、链条式布局,围绕富硒食品、旅游康养主导产业,全面落实“链长+专班+政策包+考核奖惩”链长制,进一步梳理研究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薄弱环节,不断壮大正兴黄花、柏盛魔芋、本草溪谷等链主企业,加快推进自嗨锅西北菜肴基地、石泉湾旅游康养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百亿级富硒食品和旅游康养产业集群。突出电子线束、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持续完善提升专业化园区建设,全力打造链条完整、省内一流的电子线束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年”和“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实行每月开工、观摩点评、协调调度、考核奖惩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审批、用地、用水、用电、用气及外围环境保障,确保全年实施高质量项目129个,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突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及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准策划储备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70个,落地转化率保持20%以上。紧盯中省政策导向及重大产业布局,全力以赴抓好中省预算内、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争取工作,力促全年争取资金22亿元以上,实现项目体量、质量、数量三大突破。
狠抓城乡融合,打造宜居城镇。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集中力量推进县城、江南、杨柳和太阳岛片区建设,加快推进红花北片区、东三角地综合体、老公安局地块开发,启动珍珠、红花、北辰3个广场改造,按期完成火车站站前广场、滨江大道、秦巴路改造提升等项目,持续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加快后柳水乡、熨斗古镇、喜河水韵江南、中池生态田园、两河原乡生活等特色小镇建设步伐,持续推进金蚕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构建各具特色、各尽其美、功能互补的集镇格局。
狠抓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五十百千万”工程,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能人+千家万户”振兴体系,持续推进16个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培育打造美丽乡村33个,力争池河、熨斗争创全国乡村振兴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突出抓好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三大重点,打造G210、G541两条环境整治景观带,试点启动无垃圾镇村创建工作,着力构建美丽乡村。
狠抓环境保护,厚植生态优势。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矿长制”,力促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335天以上,汉江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整治,严把产业准入、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坚决杜绝“两高”项目,实现能耗“双控”。抢抓碳排放交易和生态补偿机遇,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加快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狠抓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统筹推进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谋划推进一批切口小、见效快“微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快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进程,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着力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县长营商环境“三本账”机制,持续深化利企直通车“四优一减”模式,着力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积极开展领导带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引进一批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石泉。
狠抓社会保障,创造幸福生活。倾心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确保承诺践诺,人民满意。突出抓好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吸引外出创业能人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做实做细石中迁建、红花北片区幼儿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喜河九年制迁建项目,建成城关四小及新桥安置点幼儿园。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进一步巩固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建设成果,确保中医院、县医院住院综合楼、传染病区项目建成投用。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后柳区域性敬老院,改扩建熨斗敬老院,充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抓好书记民情“三本账”和更高水平平安石泉建设等机制落实,力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命名。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供稿:石泉县发改局 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