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笋出土 产业链延伸 黄山区打造中国竹子之乡金招牌

发布时间:2022-04-01 09:50:36 | 来源:中安在线 | 作者:崔艳、潘祯祥 | 责任编辑:赵茜

三月春风吹醒了土地,黄山区新华乡的竹园里,雷笋破土而出。3月30日,笋农王平安带着竹篓,迎着晨曦来到竹园里拔笋。刚出土的笋尖上沾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只听得一声声清脆的拔笋声,竹篓已被笋子填满。

“看着篓子袋子装满的感觉是最好的,背着沉甸甸的,心里就踏实了。”在王平安眼中,拔笋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的136亩竹园,去年笋米产量约6万斤,收入十多万元。

新华乡大部分农民都像王平安一样,雷笋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新华乡则是黄山区的雷笋重镇,拥有竹林2.4万亩,其中雷竹林1.3万亩,有千亩以上连片雷竹基地8个,年产鲜笋3500吨。

王平安说最让他感到幸福的是现在笋子不愁卖了。饱含春天气息的笋子是鲜货,一旦滞留家中就会一文不值。为了解决笋农卖笋难,近年来,新华乡通过扶持带动竹笋加工企业、笋业专业合作社、竹笋类家庭农场发展,整合加工企业,形成产业联合体,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并通过技改,实现产品由单一笋干增加到脱水笋、水煮笋、青渍笋等多个笋产品。

新华乡笋竹产业联合体的成员企业在江浙沪闽京等13个一线城市分别授权线上或线下的省级总代理,在九华山“皖南300村”文旅购物中心和上海市等地开设有直营店。目前,新华乡进一步整合企业加试点户,谋划成立黄山区太平竹笋高质量发展联合会,千方百计开拓鲜笋市场。

市场宽了,产量和品质也要跟上。新华乡多次组织竹笋大户、笋竹企业代表及部分村民到浙江临安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异地“取经”,提升种植水平。好山水赋予好品质,好技术孕育好品牌。目前,“黄山竹笋”已通过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正在申报国家级。

王平安指着“新华乡笋竹产业OTO体验中心”兴奋地说:“有了这个电商城,我们的笋子卖得更好!”2019年,新华乡整合资源,启动了笋竹产业电商城,让“深巷子”里的笋香通过电商飘到了大都市。为进一步延伸竹产业链,2017年,该乡盘活老企业,生成的黄山新竹能源制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和销售竹炭。

新华乡雷竹笋产业发展,擦亮了黄山区中国竹子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新华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8年1.76万元提升到2021年2.31万元,增长31.25%,真正将“竹园子”变成了“钱袋子”。(崔艳、潘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