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宫任书恒:“纸上开花”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发布时间:2022-04-11 13:32: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志宁 | 责任编辑:赵茜剪纸是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南宫剪纸的形式主要以:窗花、灯笼花、对碗花、团花、条幅、斗方等为主,多以吉祥喜庆、农事耕作、节令习俗、故事戏曲、历史典故、神仙佛像、风景花卉、动物鱼虫等做题材。南宫剪纸图案设计新颖,刀工细腻秀美,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线条流畅、活泼、多变。
南宫剪纸主要宣扬的是一种和谐、幸福、安宁、喜庆、欢乐的情绪,包括许多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促进南宫农村经济发展、生活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说起剪纸,人们自然会想到那是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干的活,然而我们南宫传承剪纸的却是一位普通憨厚的男人。他,就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41岁的任书恒。
2007年,任书恒所在的工厂倒闭,成了一名下岗工人。在朋友帮助下,任书恒干起了建筑工人,四处揽活,补贴家用。机缘巧合,2009年,任书恒在电线杆上看到一则招聘刀刻剪纸钟点工的信息,他开始接触到剪纸艺术,从此他开始痴迷剪纸,那年他30岁。从那时起,他就成了一名“半路出家”的民间艺人。
近年来,任书恒潜心研究剪纸技法,多次拜访全国各地的民间剪纸艺人,凭借10多年的积淀,任书恒的剪纸作品题材也越发广泛,他创造出的邢台游礼系列团扇、以“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系列剪纸、以中国农民丰收节,礼赞丰收为主题系列剪纸等等。这些剪纸作品渗透着别样的创意和精彩,受到剪纸爱好者的青睐。在2017年,任书恒被评为邢台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成为南宫刀刻剪纸的代表人物。(图文供稿:南宫市文广体旅局 张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