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揭晓 联运环境数字化赋能精准管理

发布时间:2022-04-14 17:03: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联运环境 | 责任编辑:李科

近年来,浙江围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的总体目标,持续做优顶层设计、狠抓体系建设、强化多方共治,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治理新局面,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近日,经网络评选、专家综合评定,浙江省分类办评出“2021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其中,“嘉兴市海宁‘两型一网模式’精准管理”特色实践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近年来,为解决垃圾分类溯源难、分类质量波动大、源头减量不明显等突出难题,海宁市在全省首创生活垃圾分类“智慧云”管理,构建城镇居民区撤桶建箱+智慧管理、农村互联网+智慧收运到户督导,城镇和农村两张智慧网并轨合一的“两型一网”科技管理全新模式。联运环境紧跟步伐,运用数字技术为海宁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添砖加瓦。

以数字技术实现城镇垃圾分类智能化

为全面提升海宁市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长安镇阳光绿洲景苑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建箱”,通过引进联运环境的智能垃圾箱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引导居民精准、便捷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智能垃圾箱房规定了早晚的固定垃圾投放时间,投放结束后清运公司定时进行清运。智能垃圾箱房集自动感应开合、计量称重、智能除臭、满溢报警、视频监控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相较于传统的垃圾房,智能垃圾箱房的密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减少异味扩散。

在投递垃圾时,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刷卡、人脸识别三种方式,无接触打开垃圾箱门,实现全程无接触投放。投递过程中,厢房实时记录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重量和积分并上传至箱房外面的显示屏。值得一提的是,箱房安装的智能摄像头也会对误时投放或投放不正确的居民实时“喊话”,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针对性地对不分类的居民进行上门宣传指导,助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截止2021年底,长安镇共建设定时定点智能箱房小区47个、智能垃圾箱房96座城镇小区基本全覆盖,大大提升了城镇垃圾分类水平,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95%,为海宁市撤桶建箱工作树立了典型。

以数字技术推动农村垃圾收运智慧化

为解决许村镇沿街商铺配合参与度不高、垃圾分类主动性不高、垃圾分类纯净度无法保证等问题,许村镇联合联运环境因地制宜建立“上门收集”“一户一码”垃圾分类工作模式,搭建许村镇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监管平台,将全镇196家沿街商铺、14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线上整合监管,打造“垃圾分类一图统揽、垃圾问题一网打尽”的治理新格局。

在沿街商铺打造“二维码+智慧系统”收运体系,将原先商铺主动投放垃圾改变为收集人员入店收集,完成所有商铺门牌号“二维码”制作,建立“一路一表、一店一码”信息化管理档案。收运人员通过扫描商铺前的“二维码”、拍照评价,将分类照片和数据等信息实时上传至信息化监管平台,使沿街各商铺垃圾分类数据链从扫码、分析、处理和评价实现了全闭环,各个周期的垃圾分类情况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精准呈现。

在后端打造“GPS+大数据+智慧系统”监管体系,当日巡检数据统计、垃圾收运量、合格率、参与率等数据“尽收眼底”。平台接入垃圾收运车辆GPS定位监测数据,可以实时看到收运地图、轨迹;开发预警管理系统,对18个中转站进行线上满溢管理和在线报警,居民前端的分类投放情况以及车辆收运垃圾的处理情况在平台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只需操作平台,便可实现“一屏”知全局。

以数字技术打造垃圾分类管理数智化

为提升海宁市垃圾分类工作整改效率,联运环境为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搭建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运用技术手段对分类质量、整改情况、巡检情况等内容做出分析监控,进一步完善了“智慧考评”管理体系。

该平台将辖区内沿街商铺、村社、机关单位、公共区域全部纳入到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考核管理范围。依据不同的场景制定不同的巡检明细,从分类质量、问题类型、分类质量预警等方面,对考核单位进行考评整改。监督考核人员通过手机APP,对检查监督范围内发现的问题予以上报并整改。同时,街道依据考核标准对检查人员执行过程予以监管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现村社的红黑榜排名,推进工作规范化。事后,针对考核出现的异常情况,管理人员也可提出有针对的改进方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发现-反馈-整改”解决机制。

目前,全区所有村社已接入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建档账号参与率到达100%。同时,各类数据实现实时上传,形成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一本账”,为监管、考评提供有效依据,解决了传统垃圾分类工作模式时间长、低效率、时效性差等问题,实现了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图文:联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