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钢汉钢:精打细算、能省会赚,看炼钢人如何“持家有方”
发布时间:2022-04-25 09:46: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周详、邓锐 | 责任编辑:李科进入2022年以来,汉钢公司炼钢厂牢牢树立“严管账本子,过好紧日子”思想,以生产稳定为中心任务,围绕工艺挖潜再降本吹响了冲锋号!
管现场、控浪费,合金储存“颗粒归仓”
柳绿桃红,百鸟啼鸣,仲春时节万物生,钢铁生产抢时忙。近期,炼钢厂积极围绕抓生产、保质量、降消耗、节成本等中心工作,多角度挖掘合金降本创效点,促进吨钢合金成本持续降低。
合金库犹如炼钢厂的“军需库”,储存着冶炼钢种的“军需”合金一应齐全。因各种合金成分组成各异,“出身”略有不同,部分贵重合金“身价”不菲,炼钢厂充分挖掘降成本的潜力点,回收生产现场散落的零星物料是节支降本的第一步。
自今年年初,该党委从规范各类物料领用流程及现场管理为抓手,明确现场每种物料的堆放标准,完善各种物料的入库及使用相关台账,不断提升记录台账与现场实物的契合度,得到了车间现场管理的一致同意。
“现在每一位员工看见散落的合金物料都习惯于拿起扫帚和铁锨一点一点收集起来,让每一粒物料都颗粒归仓,像自己在家过日子一样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尽职尽责当好管家。”转炉车间主管王斌笑着说道。
精操作、降消耗,优化合金工艺“抠效益”
合金成分“窄区间”控制,就是将合金成分相对离散的大区间向稳定的窄区间靠拢。这样既杜绝了成分偏上限波动产生额外的合金浪费,又精准控制连铸坯中合金元素含量处于偏离目标小幅变化,为下一道轧制工序中钢材性能稳定供给优质钢坯料。
该党委成立了以厂领导为组长的合金优化攻关小组,合理分级明确任务目标,以合金成分“窄区间”控制为攻关重点,对关键岗位合金工加强钒氮、复合钒氮等合金精确测算和炉炉称量的操作,确保贵重合金加入量精确控制,细化过程操作和合金化工艺指导,逐步实现了转炉炼钢“指哪打哪”的合金成分命中要求。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炼钢厂以“大工艺”统领生产,积极推行现场贵重合金“1kg行动”,在降低钢水氧含量、稳定合金吸收率的“大工艺”前提下,精准控制合金配加量。在目前合金成本价格下,节约1kg合金就能降低成本约1.5元/吨钢,预估每年创效480余万元,微举措抠出“大效益”。
盯成本、抓效益,小细节体现“大门道”
为深入研究合金种类、合金价格与工序成本的关系,炼钢厂积极与采购供应部门沟通、联动,根据各阶段合金采购价格,适时调整及选用工艺符合,利于合金配加、经济性成本可控的合金成分控制模式。
今年以来,面对硅铁、硅锰、钒氮合金价格涨跌波动较大,钒氮合金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的市场环境,炼钢厂探索出合金价格对炼钢成本影响的“大门道”,通过不断优化钢坯成分,在保证钢材性能最优的前提下,制定了“高锰低钒”“低锰高钒”“铌铁+微氮”“复合钒氮+钒氮”等多种合金加入模式,围绕合金元素性价比进行测算,以严控合金成本为方向,紧盯各种合金价格变化,在合金价格大涨的大环境下,选择成本效益最优配加模式,控制合金成本在合理范围以内,降成本效益显著。
深挖潜、巧增效,另辟新径“别有洞天”
在工艺稳、操作精、效益好的基础上,能不能从合金转换上做文章呢?炼钢厂以走出去、引进来的管理理念,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对标同行先进,引进B88铌铁,以部分铌铁替代钒氮,复合钒氮替代钒氮的合金工艺,通过现场数据跟踪和生产实际,进一步挖掘生产过程的合金降本效益空间,在确保钢材性能合格的前提下,为降低合金成本另辟蹊径,并为今后生产过程持续探索新模式、优化新合金工艺、实践工艺降本趟出新路子。
面对外部市场的变幻莫测,炼钢厂以“干毛巾里仍可拧出水”的成本意识,坚持眼睛向内、深挖内潜,不断探索合金化工艺,开展各项合金攻关活动,让合金降本得到更广泛更系统地推进,自推进合金攻关以来吨钢合金成本降低约3元/吨,累计创效达1000余万元。(陕钢集团汉钢公司 周详、邓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