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铁厨娘”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2-05-05 17:36: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郑朝阳 | 责任编辑:乔一

——中煤矿建机电安装公司第七项目部女厨师刘艳玲工作侧记

早上5时的山东菏泽,晨曦未至,空气中透出阵阵寒意,只听“咔”的一声,刘艳玲像往常一样打开了厨房的灯,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刘艳玲,1977年9月出生,1997年9月参加工作,2019年到中煤矿建机电安装公司第七项目部食堂工作。三年来,从一名配菜员到广受工友赞誉的烹饪“行家”,她用勤劳的底色,谱写着一曲敬业之歌。

2019年刚来到中煤矿建机电安装公司第七项目部,摘菜、洗菜、刷锅、洗碗是刘艳玲日常的主要工作,小事放心间,每次洗刷后,她都会反复检查食材、餐具,确保工友们吃得健康、吃得安心。“手脚麻利、勤劳肯干、做事认真严谨”这是项目主厨于师傅对她的第一印象。

和他们相比,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2021年4月底,由于工作需要,于大厨将被调往其他项目,如何确保项目部万福工地20多口人到点吃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项目部民主评议,想让你负责工地食堂整体工作”,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朱国庆说道。“好!既然大家这么相信我,那我一定尽力做好这个‘后勤管家’”,刘艳玲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一声铿锵有力的“好”代表着一份责任,从那以后,刘艳玲投身“厨”海,早上5点起床上班成为她的工作常态。由于万福煤矿井下施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食堂后勤人员,刘艳玲便一个人扛起了食堂里包括淘米、煮饭、洗菜、切菜、炒菜等在内的所有工作,平均每天至少要做5顿饭。“工友们长年累月战斗在煤矿建设的施工一线,和他们相比,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为了让职工们吃得饱、吃得好,本子和笔成了刘艳玲随身携带的必备工具。早、中、晚饭常见品类有哪些?每种菜品应该放多少油和盐?每种菜品配菜入锅的先后顺序?……在她的本子上详细记录了各种烹饪技巧和注意事项,中午小憩时或晚上下班后,她都会拿出本子来一条一条揣摩,一项一项研究。

热油、炝锅、下菜、翻炒、颠勺……在牢记各种理论要点之后,刘艳玲不断加强实操训练,“炒土豆丝少放点盐、排骨多炖一会、包菜少放点辣椒……”刘艳玲广泛征求职工建议,不断完善烹饪方法,手上的茧变得越来越厚,炒菜的技术却逐渐得到大伙的认可和赞赏。

“刘姐,今天中午都有啥好吃的?离老远就闻到香味儿了,快给俺盛点。”“就你鼻子灵,今天中午烧的红烧肉、包菜粉丝……都有,都有,快到后面排队去”。虽然餐厨里的工作很忙碌,但是看着辛苦劳作了一天的工友们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刘艳玲心里就特别暖和。“就像看家里人吃我做的饭一样,那种满足感无法代替。”

虽有遗憾,但不后悔

叮铃铃,叮铃铃……一天早上,刚洗漱好的刘艳玲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在问到婆婆近况时,丈夫答到:“最近身体状况还行,妈让我和你说,有空的话回来看看她和孩子”。

刘艳玲回想之前的那通电话:“原本打算忙完这阵子,就回家看看,没想到没能在婆婆生前见她最后一面”,言语之间,泪水又打湿了她的脸庞。

请假、批准、回家……第四天的清晨,刘艳玲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项目部食堂里,工友们不禁问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好不容易回趟家,待了不到三天,图个啥呀?”“我也想回去多陪陪亲人,但这段时间正是项目部施工万福煤矿井下工程的关键时期,我不能在饮食方面给大伙拖后腿。”“虽有遗憾,但不后悔”,谈及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刘艳玲感慨道。

工作中的“铁厨娘”,生活上的“热心肠”

“她是真的很拼,一年来休假不到10天,其余时间基本待在项目部为大伙儿烧饭、做菜”,在广大工友的眼中,她不仅是工作中的“铁厨娘”,还是生活上的“热心肠”,只要有献血等志愿活动,她总是第一时间参加;在项目部,如果看到洗衣机里放有未洗好的工作服,她总是把衣服洗好、晾干,有破洞的地方,一针针缝上,叠好后送给工友;有工友感冒不舒服时,她也会主动上前嘘寒问暖,或盛上一碗姜汤或煮上一份热腾腾的鸡蛋面。“这点小事,微不足道,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刘艳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又是一天清晨,项目部万福工地的食堂里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凳子上的手机还亮着,屏幕上呈现的是刘艳玲和她的婆婆之前的一张合影,照片里,她们都笑着,那笑容温暖人心。

刘艳玲是平凡的,千千万万的煤矿“项目厨师”也是平凡的,然而,正是千千万万的平凡者,舍“小”为“大”,扎根“厨”海,汇聚成了祖国煤矿建设的不竭动力之源。(图文供稿:中煤矿建机电安装公司 郑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