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明山头镇:以青春之我,献身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22-05-17 14:50: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高雪娟 | 责任编辑:乔一

紧邻益阳市美丽的大通湖畔,有一所乡村小学——南县明山头镇立新完小,系全镇唯一偏远村小,距离集镇近20里。近年,这里上学的孩子不足百名,去年83名,今年69名。

image.png

(九位青年教师合影)

近年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却变得小有名气。去年,该校首次获评县基础教育综合评价先进单位,还评为了县“书香校园”。而报道该村小的庆六一活动、“双减”改革的语文课、课后服务,特教“送教”等,纷纷登上省教育新闻网、科教新报等媒体。这其中与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奉献分不开。她们是张婷、朱明瑛、陈玉果、杨昭容、汤咯秋、李娜、梁庆、朱苑瑞、刘俊等9位青年教师,分别来自常德、张家界、岳阳、长沙等地。她们以朴实的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image.png

(朱明瑛老师在办公)

“村小教育麻雀虽小,但肝胆俱全,我们不能因学生少,而马虎教学。”93后的张婷通过特岗从常德桃源到立新完小工作已五年,去年下期,她被选为校教务主任,她不因自己年轻经验不足就随便对待,而是不断开拓创新,努力紧跟改革步伐。她一手抓好自己的六年级班主任、语文、道法教学,去年获县优秀学科教师奖,论文获省级奖。还把工作重心转向带动全校的课改、双减,成为大家公认的教研带头人、“主心骨”,她还获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image.png

(张婷老师在上课)

去年9月,刚实施“双减”,为让孩子们开展好艺体课后服务,她成为了学校的体育“总教练”。跳绳、投垒球、传接力棒,做课间操,拔河等,每个细节她都教得到位。孩子们的画画、手工、益智棋类等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她还结合农村学校特点,带孩子们就地取材采集花草树叶做成精美的贴画。被报道后,还引来兄弟乡镇校电话联系向她学“艺”。她的“双减”创意教学—“以背诵换踢球”、“防疫+作文教学”等均在市教育网报道。教《火烧云》一课,她还尝试将课堂搬到了蓝天白云下,让孩子们边观察边学习,《蓝天下的课堂》也被报道。疫情停课期间,她又组织老师们培训上网课。 

image.png 

(刘俊、杨昭容老师在家访)

有了她的带动,平时,她们都亲如姐妹,一起互帮互学,共同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钻研之风。大家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越干越有劲!

image.png

(陈玉果老师在送教)

陈玉果、杨昭容两位青年教师不愧为走好了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她们除完成自己的教学,还担任了两年的特教“送教”,每月两次,行程近3千里,田埂小路上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均牺牲周末,从早上出发,到晚上才回校,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吃点泡面充饥。而杨昭容不是特教老师,她想趁年轻多尝试,关爱特殊儿童,多为社会作贡献,主动请缨当了两年特教志愿者,跟那些特教儿童及家长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刘俊老师任三四五年级英语、教研组长、安全教育及校总务主任,因周一到周五忙,几乎每个周末她都要牺牲一天休息,开车到镇上采购好全校一周的生活物资,一个小小的年轻肩膀,要担负安排一大家子师生的生活。

这些年轻人每天迎着朝阳起来迎接学生,做好测温防疫等工作,忙一整天到傍晚才送走学生。因村小学生少,配备教师相对紧,每人正课均在15节以上,每人都有三、四个教学头。白天课节多,一般备课都要晚上加班。他们还经常牺牲周末开展家访,如辅导学生参加课本剧比赛,都是上门辅导。

最令人感动的是,为献身乡村教育,她们还带上了自己的爱人。受朱明瑛老师影响,她的土木工程系毕业的爱人毅然放弃了在家乡桃源考公务员的选择,陪她一起来到了明山头镇另一个村小丰安完小任教,现同教六年级数学,相互竞争提高。张婷老师的爱人为支持她的工作及照顾孩子,辞去了在桃源的公务员工作,转到南县工作,夫妻俩并卖掉在常德市区房子,在南县县城买房安家。  

这就是立新完小的乡村青年教师!她们会牺牲小我,选择大我!她们传递温暖传递爱也赢得当地家长、社会的普遍赞誉!前段4月份,突下特大暴雨,她们撑着伞把学生一个个从食堂背到教室,帮学生把湿衣烤干,而顾不上去换掉自己的湿衣,顾不上吃饭!在大雪纷飞的日子,他们会顶风冒雪扫雪,为学生扫出安全通道!疫情停课期间,她们齐刷刷上网课,忙碌地搜集着学生、家长的健康码、行程码……  

当然,他们也会在闲暇时去欣赏大通湖畔的美丽夕阳;去品尝当地美食小龙虾,融入这块土地;或是品味家长们送的自家种的四月枇杷的酸甜,因为那里有他们作为乡村教师的幸福滋味!(图文供稿:高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