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算好三本“节水账”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五连冠”

发布时间:2022-05-25 11:02: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文娜 王威斌 陈飒 王力平 | 责任编辑:乔一

宁波虽处于江南水乡,境内河湖众多,但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特性明显等特点,容易造成阶段性、季节性缺水。多年来,宁波始终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化顶层设计,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算好三本“节水账”,取得节水显著成效。

算好绿色发展“经济账”

近年来,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高耗水行业绿色化改造,以及企业内部循环水使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21年,全市总投资9.1亿元,实施69个绿色化改造项目建设,可实现年节水4884.3万立方米,节省水费可达近3亿元。

作为国家级节水荣誉“全国水效领跑者”的获得者,镇海炼化通过开展各类节水技改,累计污水回用量达1.1亿立方米,节约水费超2亿元,同时给社会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作为省节水标杆、省“节水行动十佳实践案例”的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投资了十几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作为用水大户,该企业采用全封闭的白水回收系统,是国内耗水最低的造纸企业之一。将清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浓缩处理回用,每年可节水20万立方米;将纸机除气罐真空泵密封水改工艺中水,年节水54.75万立方米;投用工艺中水和废水回用过滤器,提高水的回用率,年节水50万立方米,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1500万元/年。

在农业领域,通过大力推广自动化、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畜业节水循环化改造,全市农业节水成效显著。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率达到75%,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8.98万亩,平均节水约40%,每亩地可为农民增收上千元。

算好节水增效“社会账”

近年来,宁波统筹水环境治理与污水资源化利用,把再生水作为作为工业水厂水源、工业用户水源、生态环境补水水源进行分级、分类、分质使用,实现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2009年10月,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引入再生水来替代大工业水作生产补水,从刚开始使用时的担心,到现在使用后的放心,实现了再生水利用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水资源复合高效利用,目前再生水替代率已达到85%以上,不仅取得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可减少水费支出1000多万元,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每年可减少新水取用1000多万立方米,减少城市废水排放1000多万立方米,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水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以再生水作为河道环境补水水源,实现了“再生水补水—水质生态改善—自然景观河道”的创新组合。在陆家河新建了2万平方米的生态涵养区,实施再生水回灌试点项目,集成沉水植物栽培、漂浮植物固定等多项水处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利用河道生态系统对水体进行再生涵养,恢复水体活性,如今,已经形成常态化2万吨/天的再生水的补给,主要水体数据都已符合地表Ⅲ类水标准。与此同时,今年长丰净化水厂也已实现6.4万吨/天再生水回灌庙西河,未来通过管线配套,将有更多的再生水回灌,形成鄞东南河网的常态化生态补水。

据统计,2021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1.2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18.2%,置换优质水资源1.6亿立方米。

算好全民节水“荣誉账”

在全市中小学,节水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节水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在小朋友们的监督下,家庭节水意识进一步提高。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应用节水型用水器具,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节水成为每名职工的自觉行动。在各个居民小区,节水习惯逐渐养成,淘米水用于浇花、洗菜水用于冲厕等一水多用的方式得到进一步使用,涌现了一批节水先锋和典范。

截至目前,宁波已实现国家节水型城市“四连冠”,全市共有8个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其中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累计创建省级节水标杆(酒店、小区、学校、企业)61个,省级节水型企业172个,省级节水型单位158个,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373个;荣获省“节水行动十佳实践案例”4个,位居全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宁波考核全省排名第一。以2021年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例,2021年,宁波市用水总量稳步控制在21.81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至16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11.3立方米/万元,均位居全省前列。

展望未来,宁波要打好两场“荣誉仗”,一是打好第四轮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迎检仗,确保2024年顺利通过复查,实现国家节水型城市“五连冠”。另一方面,打好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创建仗,全力推进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到2025年,打造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宁波模式,形成再生水广泛应用的宁波规模,完善再生水规范化利用的宁波标准,建立水资源数智管理的宁波方案,重塑涉水产业布局的宁波样板。(图文供稿:王文娜 王威斌 陈飒 王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