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街道打造百姓家门口的社会治理平台,推动老旧小区“脏乱差”变身“净畅美”

发布时间:2022-05-25 13:48: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元红 | 责任编辑:赵茜

南坑市场是全市人流量最大的农贸市场,日均人流量8000人次,周边农贸市场、商铺、居民楼混杂,十几年来人车拥堵、占道经营等现象严重,长期脏乱差的市容和人居环境成为鲠在居民心头多年的“烦心事”。狮山街道将文明城市建设与基层治理创新有机结合,以“党建引领、社区营造、多元共治、群众共享”的路径,从根源上解决城市顽疾。目前,南坑片区华丽转身“净畅美”,成功摘掉了长期“脏乱差”的帽子。

党建引领,让党旗在片区整治提升一线高高飘扬

走进南坑市场周边片区,如今洁净畅通的道路,色彩缤纷的路面,崭新的停车场,镂刻着“文明珠海”字样的艺术围栏,“艺术范”围墙上的“仁义礼智信”传统德育故事……,无不勾勒着城市的精致和品质。街头活跃的“粉马甲”“红马甲”,彰显着城市文明最亮的底色。

“这样的景象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前这里路面破损,一下雨到处泥泞水浸,交通也拥堵,楼栋之间的电线跟蜘蛛网一样挂得乱糟糟的,现在完全不一样啦。”谈到南坑片区的整治提升,党员余福信感慨非常。随着南坑片区整治的深入,南坑社区党委将党支部建在片区提升一线,成立了南夏一街三街片区整治临时党支部。从带头发动居民成立自管小组,组建“市容巡查队”,到发动楼长调解居民矛盾,余福信等党员骨干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片区提升中,并涌现出了一批楼长、居民骨干和社区能人,五名居民骨干在参与过程中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同时,狮山街道深化社区大党委机制,链接党组织共建单位资源,并从共建单位中选聘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和小区党支部民情书记参与片区治理。市委编办、市接待办、香洲区法院、香洲保安公司、香洲供水所党支部等共建单位,通过认领项目的方式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批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营造,激活片区环境良性循环的“关键秘钥”

南坑市场及周边片区之所以成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建设的“老大难”,症结就在于市容环境维持难以持续。如何防止“脏乱差”乱象反弹和回潮,推动片区内外兼治和长久维护?这是南坑片区整治提升要面临解决的根本问题。对此,狮山街道以“社区营造”破题,积极培育楼长、自管小组和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引导居民自管自治,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推动人居环境和文明秩序的可持续维护。

在片区路面围墙更新、规划道路停车的同时,南坑社区党委同步推动片区居民自管自治,将23名热心群众培育为楼长,成立了市容环境整治队和文明使者队等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居民以楼栋为单位成立了6个自管小组。自管小组发动居民自筹资金在小区安装了智能道闸和监控设备,推动小片区自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氛围犹如星星之火在南坑片区蔚然成荫。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该片区居民自发参与围合式管理卡点值守,居民自管自治成为片区环境良性循环的“关键秘钥”。

多元共治,凝聚起片区综合提升的强大合力

“我们住在这个小区已有三十多年了,后来小区北边围墙搭建了铁皮铺开店,我们常年受餐饮店油烟所扰,希望政府拆除铁皮棚,为居民解决困难。”南坑片区整治提升实施后,南美社区党委收到了南夏一街17号居民的请愿书,社区党委即刻摸清情况并上报街道党工委研究。

南坑市场旁这二十多间铁皮商铺,建于十多年前,成因及转租关系复杂,拆除遭到了商铺的强烈反对。狮山街道协调多家上级单位和共建单位动员商户、宣传政策、解决矛盾,历时5个多月终于将铁皮铺拆除。“积怨已久”的铁皮棚终于拆除,周边居民纷纷拍手称赞。拆迁商户代表和居民代表分别向社区党委送来了写着“为民办实事,心系老百姓”“倾力为民排隐患,千方百计解民忧”的两面锦旗。经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原先油烟扰民的店铺目前被改造建成了便民停车场,大大缓解了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现在,小区道路畅通了,停车位有了,环境变美了,我们准备搬回来住了……”几年前离开南夏一街的业主吴先生,正在装修房屋,筹备着回迁。

南坑片区整治提升覆盖范围大、涉及面广,对此狮山街道联动市区职能部门、国企、专业设计团队等多方力量向整治提升项目聚集,就交通规划、乱象整治、环境改造、矛盾调解等问题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综合治理。共驻共建单位、公安、消防、综合行政执法等多元力量的介入,街道、社区工作不再是单打独斗,针对复杂片区的工作多元共治显得尤为重要。

群众共享,“三个平台”构建“善治共享”生态圈

为推动南坑片区综合提升,狮山街道在南坑片区搭建了“党群连心亭”“党群和事亭”“综合执法亭”,实现“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百姓身边的多元调解”“综合协同的便捷执法”三个平台协同运作,推动片区党群服务、环境提升、平安建设、公共秩序一体化治理,构筑基层治理全链条“微治理生态链”,让群众共享优质生活。

走进南坑市场旁的“党群连心亭”,饮用水、急救包、书籍、雨伞、充电宝等便民服务设施应有尽有,身着粉马甲的志愿者忙忙碌碌,原先油烟扰民的铁皮棚,如今变成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场所,为周边居民、行人以及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业态从业人员便民服务。“党群和事亭”以法律服务和矛盾调解为主要功能,建在人流量大、矛盾纠纷易发的南坑市场旁。依托“和事亭”,狮山街道与香洲区法院共建了全市首个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链接香洲区法院特邀调解员、社区律师等驻室调解矛盾,并培育了“和事佬”等基层调解力量,引导居民直接在“和事亭”调节矛盾,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化解。“综合执法亭”以“综合执法、治安应急”为主要功能,设在人流量大、城市管理难度大的南夏三街,联动公安民警、街道综合执法人员、市场监督管理人员、消防应急队伍以“轮值+共驻”的方式,开展日常监管、一线处置,实现片区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社会治安、消防应急、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等方面一体化综合治理,推动片区人居生活持续优化。

南坑片区环境的改善让居民参与治理、服务社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这是珠海市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坚持惠民利民的生动写照。(图文:吴元红)

整治前:

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