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运营激活乡村经济 黄山市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密码
发布时间:2022-05-25 15:57:37 | 来源:中安在线 | 作者:胡晓明 胡兆文 | 责任编辑:赵茜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绝佳的生态优势,坚持“绿色赋能”“服务赋能”“数字赋能”,破解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密码,走上了脉络清晰的村集体经济振兴之路。2021年,该市创新开展乡村运营机制试点工作,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激活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村集体经济“满血”发展,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交出了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立足生态优势,做强绿色经济。
当前正值菊花田管的关键时期,近日,在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400亩菊花基地里,50余名村民抢抓晴好天气进行菊花苗扦插,眼前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还得从乡村运营公司说起。
绿水青山抱乡村,乡村旧貌换新颜。今年以来,东山村“强村公司”立足生态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吸引社会资本600余万元,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运营东山经果林项目和东山村供销社综合体项目,打造集种植、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菊花基地400亩,改建老供销社为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养生基地。在带动菊花产业发展的同时,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有效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立足生态优势,让绿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最美底色。如今,黄山市立足生态绿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徽茶、中药、果蔬、养殖、林特等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全力打响“田园徽州”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扎实推进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对标沪苏浙等先发地区,探索建立“两山”银行,推广村庄经营、飞地抱团、强村公司等做法,推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绘就“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新图景。
发挥区位优势,做好服务经济。
休宁县东临溪镇芳口村临近城郊,黄山学院大部分校区位于其境内。前期,黄山学院校园内外卖车到处乱窜,校园外商户隔空“穿”墙送餐等乱象频发。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芳口村主动破解难题,化“危机”为“商机”,破“痛点”创“亮点”,芳口村“强村公司”主动与学院商议,承接外卖业务,按照“四统一、两巡查”要求,实行“点餐、送餐、分餐、取餐”全程“保姆式”“智能化”服务。
此项校地合作综合治理模式,不仅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优化了城市环境,而且公司年度经营性收入预计超400万元,纯收入可达到50余万元,不仅赢得“面子”,更是赚足“里子”。
搭建信息平台,做活数字经济。
“大家好,欢迎大家晚上七点钟准时来到‘大谷运有好货’村干部直播间,辉哥在这里等你……”眼下正值春茶产销的黄金时期,歙县溪头镇大谷运村的村干部走进抖音直播间,客串起卖货主播,向观众推介家乡刚上市的黄山新茶。
“带货主播”柯建辉是一名正儿八经的村干部,是大谷运村现任党总支委员、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火箭军退役军人。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3月,大谷运村成为乡村运营试点之一,注册成立大谷运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并积极开展“双招双引”,与招商引资企业合作,注册由大谷运村级公司为主体的抖音账号。双方共同努力将大谷运村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销售额的10%作为强村公司利润分成,全部列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干部兼“带货主播”柯建辉,通过和网友聊茶文化、讲述大谷运的乡愁文化以及直播互动等,将“直播带货”“云卖茶”做得风生水起。
像柯建辉这样的助农主播在黄山还有不少,得益于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创新开展乡村运营试点工作,突出创意赋能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独特IP和创意农业产品,以歙县、黟县等国家级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广手机“新农具”、数据“新农资”、直播“新农活”、网红“新农人”的网络经营新模式。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数据见证成效。截至目前,黄山市已注册县乡村运营主体397家,开展运营近100家,实施项目100多个,引入社会资本323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386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强有力的发展“引擎”。(胡晓明 胡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