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创新之翼,助黄鹤腾飞——武汉烟草物流中心智慧物流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2-05-26 17:47: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余仁聪、倪小波 | 责任编辑:乔一武汉烟草物流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以智慧物流研究为导向,以智慧场景应用为抓手,利用物流智慧化突破运行瓶颈,打造烟草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近几年的智慧物流建设中,沿着融合、筑基、谋变、实践、深化的工作路径,小心摸索、大胆求证,一步步稳稳向着智慧物流的高地不断进发。
一是融合。结合上层规划和自身需求,主动谋建智慧物流发展体系。
社会各界和行业物流有关部门相继提出推进智慧物流工作,武汉烟草物流人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发展机遇,将武汉区域物流面临“再出发、在发展”的相关需求引入智慧物流建设当中,通过调研行业内智慧物流先行单位、行业外先进企业等进行专题分析研讨,主动将一系列具象化需求与智慧物流规划进行融合,形成了物流中心智慧物流建设发展规划的新思路,并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等专门机构共同建立《基于智慧物流的武汉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创新项目,进一步将武汉区域物流的发展脉搏与智慧物流进行链接,主动把握住了智慧物流发展的主线。
二是筑基。构建实验室研究机制,引入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
物流中心作为市局(公司)智慧物流实验室的主创团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管理理论对于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将实验室打造成物流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孵化器、新技术应用的实验田、创新队伍的练兵场,不断加强实验室合作技术力量,持续提升科技攻关专业化水平,坚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落实行业、省局物流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推动现代烟草物流智联体系建设。
实验室采用“N+X”研究模式,“N”指以实验室为技术支持,相对固定的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金点子等基础型改善活动。“X”指以实验室为主体,开展新技术应用,流程、模式优化等创新型科技研究工作。
实验室立足发挥市局(公司)内部创新队伍的跨战线横向联合与外部校企、企企合作优势,依托“理论架构顾问团”和“技术实现顾问团”两大外协团队的综合力量,充分发挥“改善课题的组织者+项目研究的实施者”的主体作用。通过打造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构建智慧物流实验室,持续提升物流战线专业化水平,培育自主创新队伍,将新技术应用作为推进物流运行管理升级的源头活水。
三是谋变。以创新工作为爆破点,突出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智慧物流是现有物流体系变革的重要手段,但其存在着研究周期较长、技术要求较高、费用投入较大及结果不确定性等特性,初步接触往往容易让人“高处不胜寒”和望而生畏等情绪,武汉烟草物流中心在近年的实施过程中,依托实验室资源,摸索出了以创新研究为基础、试验测试为牵引、场景应用为导向的工作路径。通过创新、QC、标准化、金点子等多类型工作项目,持续推动智慧物流项目的融合研究,多次在行业内外取得创新奖励,通过各类场景的智慧物流测试,有效破解设备管理、仓储管理、高峰期运行管理等工作中的短板,激发了队伍活力,为形成智慧物流样板落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是实践。依托实验室技术力量攻坚克难,展现智慧物流场景应用成果。
智慧物流实验室以运行管理中存在的效率、成本瓶颈以及安全风险等主要痛点、难点以及系统性问题,针对性得开展新技术预研和课题研究,取得积极成效。
(1)智慧仓储环节。通过感知型硬件对到货车辆和货物的状态进行收集,结合系统软件进行智能分析和互动。以智能摄像、车辆定位、告知显示等硬件,和互动平台、智能排队、绩效测评等为基础,对人机料法环进行智慧联接,使到货人员、搬运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业车辆、园区进出、卸货入口等物流要素形成智能联动,并依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二次开发,实现到货车辆“无接触”入库,构建了一套基于提高工商交接效能的现代卷烟到货入库的智慧管理系统。
(2)智能分拣环节。在对异型烟分拣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的同时,引入实施了异型卷烟的在线叠层识别技术,通过创新性的对条烟叠跺后侧面图像的智能识别算法,对各类规格异型卷烟侧面图像的实时识别和系统订单进行关联,在最末段将所有分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条烟差错进行了杜绝,为保障高质量分拣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3)安全配送环节。通过实验室小范围AI视频识别技术应用试验,全面推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车内驾驶动作的安全监控和实时预警,确保了送货过程的车辆安全。在车辆管理环节,研发车辆“知音宝”管理系统,实现作业流程数字化升级。
(4)基础环境建设环节:为满足实验室研究需求,在当前RFID、条码识别等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生产作业区域WIFI布设工作,并通过创新项目研究经费,布设AGV小车用地磁和激光等定位环境,构建感知层技术基础,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夯实基础。
五是深化。同心聚力,规划“智联物流”时代蓝图。
在引领智慧物流建设方面,实验室依托“基于智慧物流体系的武汉区域物流运行管理模式研究”项目成果对智慧物流进行全局规划,从烟草物流管理现状和流程入手,结合武汉区域物流特点分析智慧物流升级存在的管理问题,规划“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三个阶段的管理模式及流程体系,设计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感知层的信息架构,规划应用场景,绘就智慧物流发展蓝图。
下一步,流实验室将按照智慧物流建设规划,从需求入手,采用“预研+论证推进”等科学模式,在智慧仓储、智慧设备管理、智慧配送、智慧园区管理等方面,稳步推进数字新基建,实现物流信息技术由局部应用量变向整体平台数字化升级质变的跨越,为立足建设行业标杆智慧物流中心而努力。(余仁聪、倪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