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连连 《重逢晋城》邀您一起打开山西晋城沉浸式演艺的盲盒

发布时间:2022-05-30 17:03: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华谊启明东方 | 责任编辑:赵茜

笔者近日从山西晋城华谊兄弟星剧场获悉,经过近3年的精心筹划准备,中国首台山西文化的融合秀演《重逢晋城》将于近日在山西晋城亮相。大型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融合秀演《重逢晋城》,由华谊启明东方城市文化产业集群联手中国近百位城市文化综合体建设和工程管理专家、演艺创作和制作精英、文化运营人才共同打造,构建出一台荡气回肠、穿越古今的文化大戏。

《重逢晋城》是行走着看的大电影

“融合秀演《重逢晋城》的演出,我们追求的就是出新、出彩、与众不同!”山西晋城华谊兄弟星剧场总导演赵安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赵安导演介绍说,“剧场位于晋城古书院矿区原址,我们这个戏是走着看、坐着看、站着看,是一场观众行走着观看的大电影。观演方式与传统演出有很大的改变,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带给观众很多的惊喜。”

什么叫融合秀演?总出品人马克介绍说,“融合秀演就是艺术门类观演方式的融合,比方说在整个演出中,六大演艺空间汇集了话剧、歌舞、杂技、武术、音乐剧等几十种艺术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全屏多媒体科技、大型特效舞台互动装置、VR和AR虚拟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还有就是观众和演员的融合,《重逢晋城》的演出打破了舞台的界限,在演出中观众跟演员是零距离、全方位、无死角、全立体的观看模式,观众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总导演马戎则这样告诉笔者,“我们的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是近身的,观众紧挨着演员观看演出,观众能够感受到演员的呼吸,能够感受到演员戏剧的张力,他更能感受到演员那种瞬间情感的喷发。这就是我们说的人生入戏的感觉。”

图为第一幕:古矿掠影

图为第二幕:长平遗恨

图为第三幕:书院风华

图为第四幕:锦绣姻缘

图为第五幕:孤城暮角

图为第六幕:六福迎春

开盲盒般的演出,是满足所有人的礼物

据总制作人、著名导演张纪中介绍,“在近80分钟的整个演出中,沉浸式、互动式,边走边看的表演空间有好几个。每次开演时,观众分三批进入三个不同的演区,然后同时开演,同时结束,观众在互相转场的过程中,就像打开一个盲盒,今天你看到了哪一个演区,你也不知道。例如在锦绣姻缘的演区,女主角凤儿是晋城潞绸制造局非常有名的绣娘,而她的恋人阿浩是染工,他们两人相爱了,双方父母和亲友正在为他二人未来的婚礼而赶制一床潞绸被面。正在欢庆的时候,宫里的太监来宣旨,皇上要选凤儿进宫为慈禧太后绣衣服,并且凤儿入宫后将永不能出宫。二人从即将新婚的喜悦立刻变成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挣扎。”

总导演赵安介绍道,“当你们来到了锦绣姻缘演区,你们就会看到眼睛里有一汪水的凤儿,她憧憬着要嫁给自己从小青梅竹马的阿浩,而这会儿空中的矩阵、威亚就会和柔术演员形成非常出彩的结合,你会看到整个的绸缎从天而降,而这上面的花纹都是凤儿和她的朋友们绣上去的,你只有走到这里来亲历这一切,才能知道原来潞绸是这么美好的一种回忆,然后它是充满了那么美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安非常有激情的剧透了部分剧情。

据总出品人、著名文化专家马克介绍,《重逢晋城》故事以男女主人公阿浩和凤儿的千年之约、悲欢离合为主线,从两千多年前的长平之战,到宋代程颢书院、明代古堡战争、清代潞绸制造局、抗战时期六福客栈,再到美好新时代……一双有情人在前世今生里兜兜转转、几度重逢却又含恨离散,最终以真情撼动天地,折射出人类大爱的天性。

马克表示,《重逢晋城》的融合秀演以“曲终未必人散有情总会重逢”为主题,带领观众首先步入上世纪80年代古书院矿的家属大院,让观众瞬间坠入记忆的长河,回到那个温暖的怀旧场景,在这里见证古书院矿大院里的男女主人公凤儿和阿浩结婚的日子,吃一块当年的喜糖,逛一下当年的老街,故事由此展开。之后,“长平之战”一幕的阿浩与凤儿的生离死别;“程颢书院”一幕的阿浩与凤儿的抢亲失散;“潞绸制造局”一幕的入宫与分别;“古堡战争”一场的勇敢与追随;“六福客栈”一场的抗战岁月,六幕大戏环环紧扣。观众在这里“看了一台好戏、照了一张永生难忘的照片、游了一座新晋城六景公园、参与了一场情感互动、体验了一场晋城的风土人情”……。

总策划、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姜涛介绍道,80分钟的精彩演出,倾力构建了一座时空交汇的“重逢之城”——零距离的观演、无缝隙的衔接、心连心的撞击,艺术与高科技的融合,让观众体验前所未有的刺激与震撼。

欢迎观众来一刷、二刷、三刷,希望在这个开启“盲盒”的过程中,观众不断有新的感触和新的惊喜。每一世中男主与女主不同身份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都熠熠生辉,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真实的人生况味。(图文供稿:华谊启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