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关乎国计 一垄一亩承载民生

发布时间:2022-06-24 17:00: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勤、赵旭婉婷 | 责任编辑:赵茜

——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严守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工作纪实

“新鲜出炉”的水田,崭新的水渠、宽阔的机耕道,让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为让良田“回归”,正安县实施“旱改水”项目。

岑巩县凯本镇四季村坝区,700亩集中连片的梯田通过土地整理已变成制种良田。

省自然资源厅到麻江县详细了解补充耕地图斑核查信息情况。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又是一年“夏收”时节,6月25日第32个全国土地日如约而至,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旨在向全社会传递“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和决心。

耕地,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国家战略。尤其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92.5%,山间小平坝仅占7.5%,耕地资源不仅稀缺且总体质量不高。

人多地少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贵州严守耕保红线的责任格外重大。近年来,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耕地保护、管控、考核、监督等环节多管齐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提高耕地质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构建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激发土地活力,交出了一张创新又务实的答卷,同时也让贵州人民有了端稳饭碗的底气。

“下一步,让我们进一步提升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上下协同、各方努力、人人尽责、共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局面。”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周文表示。

村庄规划 数据赋能 服务村民建房与耕地保护两不误

“真是方便呀!手机上操作一下就可以提交宅地基申请,不用来回往镇、村里跑路了。”近日,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村民张廷书在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黔村规APP系统完成了宅基地线上申请审批业务,这也是贵州省第一宗宅基地线上申请审批业务。

这标志着全省农村村民用地建房申请审批和监管信息化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据悉,针对地方存在的基层力量薄弱、用地选址难,部门联通不畅、审批管理难,数据汇交不通、部门服务难等问题,围绕“让规划用起来、让数据跑起来、让成本降下来、让服务优起来”,省自然资源厅自主研发了“贵州省村庄规划便民服务系统黔村规APP”,有效解决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四个难点”,改善乡村振兴中的“四个关系”。

解决“选址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与相关部门之间数据汇交和共享,厘清山水林田湖草与村庄建设的关系,有效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地灾隐患点、风险斜坡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地等区域,让人的发展需求与自然的生态保护、耕地红线、安全底线和谐共存。

解决“建房难”,改善“人与家”的关系。系统通过“掌上操作、一站受理、一网通办”的电子化申报体系,实现村民宅基地建房申请“掌上办”“零跑腿”,有效解决村民建房需求,提升乡村建设风貌,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化自己的家园。

解决“致富难”,改善“人与物”的关系。为有效促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项目落地,系统开发了基础设施、产业用地模块,充分保障“四化”要素需求,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解决“服务难”,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系统构建“源头管控、带图管地、过程管束”的精准化管理模式和“数据共享、线上联办、部门联动”的链条式工作机制。有效纾解村民与村民、村民与基层干部之间管理服务的矛盾,提升基层村庄规划便民服务水平和质效。

黔村规APP系统目前已在贵阳市、毕节市、黔南州等地推广应用,覆盖193个乡镇、407个村,注册用户达4481人,活跃次数达5094次。自3月24日以来,系统在原五大模块基础上,新增农转用、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同时增加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对原功能模块进行优化,使系统更加安全,便捷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域土地整治 提升自然资源耕种禀赋

挖水沟、推土坎、修机耕道……初夏时节,农事正酣,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张村村传来一阵阵轰鸣的机械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一定要加班加点把土地整治出来,然后引进大户规模化种植。”张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道勇坚信,“筑好巢才能引来凤”。

笔者驱车行驶山间,见到刚刚整治好的土地连绵成片,不仅挖好了沟渠,还修通了机耕道。

“青蛙一跳三块地,草帽一扔不见地。”这句话用来形容枫香镇境内土地块小且四处分散的情形再恰当不过。王道勇告诉笔者,整治之前的土地很不规则——长一块、短一块、宽一块、窄一块,耕作起来十分耗损劳动力,难以形成上档次的规模种植,整治出来的情况可就大变样了。

据介绍,枫香镇的土地整治是我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政府积极性、资金保障能力、规划思路、创新引领作用等因素,从全省20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中,选取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山地旅游”模式的江口县坝盘镇、雷山县西江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代农业”模式的仁怀市长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模式的水城区勺米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业融合”模式的贵安新区高峰镇等5个试点项目开展示范引领,并给予示范点资金补助。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总规模2200公顷,可整治农用地面积194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29.5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54.49公顷,生态修复面积315.47公顷。目前,所涉县(市、区)正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工作。

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坝区耕地资源十分稀缺,散落在黔山贵水中一个个土地平整的坝子弥足珍贵,它们就像镶嵌在山间的“珍宝”伴随着耕地保护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近年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我省重点对全省5000亩以上耕地坝区开展了专项调查,清查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坝区共129个、耕地面积近200万亩。同时,优先将坝区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形成坝区优质耕地常态化管理机制。

此外,还在全省开展“大棚房”清理、违建别墅问题、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人造景观项目违法占用耕地等以及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治整改,严肃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的发生,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实施“旱改水”新增耕地实现藏粮于地

粮食问题乃“国之大者”,如何把关系群众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建设好、改造好,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住耕地红线,成了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的必答题。

遵义市正安县地貌特殊,造就了山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如何把饭碗“端稳”,正安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走进正安县格林镇太平村,“新鲜出炉”的水田,崭新的水渠、宽阔的机耕道,热火朝天的平整工地现场,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过去,这里的田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许多村民用旱地来种植水果、花生,有的村民甚至将土地丢荒。”正安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张邦国表示,“旱改水工程实施以来,村里的水田数量、农业生产灌溉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加,村民种粮受益有了更坚实的保障,提高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归根结底,群众是这个项目的最大受益者。”

为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近年来,正安县自然资源局,在省自然资源厅有力指导下,推进新增耕地建设(旱改水)工程,确立增加田间道路、灌溉、排水配套设施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等内容,让分散地块成为“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的稳产高产田。建设中,按照“机械配备+施工人员+土地”的标准比例进场,保证了施工力量投入不闲置、不停工。将过去缺乏灌溉条件的低效旱地改造成高质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变旱地“存量”为保障粮食生产“增量”,誓将改变现有耕地局面,保障藏粮于地。

“原来我家的土地都是旱地,只能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而且产量偏低。现在经过‘旱改水’项目的实施,修建田间生产道路、水利灌溉设施等,使原来等级较低的旱地提质改造变为良田,望来年能有个好收成。”望着平整宽敞的田野,格林镇太平村村民万小波说感慨地说。

而对于新州镇茨梨村村民黄建雄来说,“旱改水”项目不仅改善了他的耕种环境,也为他提供了就业机会。

2022年全县计划实施新增耕地2000亩,“旱改水”1.5万亩,正安县“旱改水”项目正是全省大力“旱改水”项目的缩影。今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努力做好补充耕地工作,有效增加耕地数量,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项目实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织密耕地保护网 天地一体严防监管

贵州山区面积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往往分布散、发现难,全面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管面临着诸多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统筹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现代测绘、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自然资源全息大数据为基础,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全流程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常态化监测管理体系,以“人防技防”提升执法监管效率,实现违法占耕“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去年,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违法占耕农村建房被依法拆除,虽然地势偏僻,但类似这样企图乱占耕地建房的违法建筑还是逃不过遥感卫星的“法眼”,贵州省自然资源厅通过高清遥感影像识别了该处疑似违法图斑,通过实地核查,发现是本地村民私自占用了基本农田建房。

通过网上核查实地巡查,让“早制止”更加精准。以往,执法督查常常会出现数据核实不准确、组织协调不畅通、违法制止不及时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研发了遏制新增乱占耕地核查专用APP系统,通过APP自动推送疑似违法图斑至各市县,通过基层人员核查、技术人员抽查、领导实地巡查的方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充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调查核实工作的高效性,使遏制违法更加及时有效。

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通过核查APP开展数据上报人员达1500余人,上传举证照片及佐证材料上万条,效率比传统核查方式效率大幅提高。今年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扎实2022年卫片执法工作并对占耕100亩以上的大图斑组织实地核查,及时督促整改违法用地。目前,全省存量违法用地得到及时快速整改,新增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遏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成效更加明显,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理念更加清晰。(孙勤赵旭婉婷  图片由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