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长江上空那群走线的“蜘蛛人”
发布时间:2022-06-29 09:46: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宋昱 | 责任编辑:李科6月,炙烤模式开启,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开展跨江放线工作。晴空之下远看,有一群“蜘蛛人”在上面“健步如飞”。长江两岸风景开阔壮丽,但脚下就是水流湍急,他们要在385米的高空处“走”过这2000米……这些“蜘蛛人”有着令人敬佩的角色,就是进行输电线路高空作业的电力工人。
作为泰州凤城至无锡梅里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也是江苏境内第六条穿越长江的高等级电力通道。此次放线从长江南岸的输电铁塔开始施工,需要在南北两岸的铁塔之间架设24根36.5毫米直径的导线。与以往不同,本次施工所在流域属于长江航运黄金水道,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水域开阔,对施工作业影响大。因此,在踏上这趟艰辛震撼的高空走线之旅前,朱厚炉就不停地和班里的工人们一起检查工器具的准备情况,面对这一工作,谁也不敢有所懈怠。
选择了就要坚持
“我们这个班附件安装工人有12个,走线的有3个,都是20多岁的样子,大家都是拧着一股绳,连城一条心,没有一个退缩的”。朱厚炉是此次长江大跨越工程附件安装班班长,从立塔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为了赶工期,今年春节开始就没有回过家,“干这一行,其实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安全。”
高空走线不同于平时走路,施工人员一边要高空‘走线’一边还要干活,眼、手、脚齐上阵,很考验自身协调能力。脚踩一根,手扶两根,身子前倾佝偻着前行,可谓‘步步惊心’。朱班长说,像这次在380多米的高空‘走线’,眼睛必须始终向前,脚劲要准要稳、手扶紧,步子才不会踩空……即便在走线过程中,如果有人不慎滑落,安全保障措施和同事们的及时救援也会确保安全。
“有时候我也在想,这样得付出到底值不值得?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奋斗的人谁不辛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衣服湿了也就凉快了
根据工期,施工人员至少要在塔上呆10个小时,平均1小时最快要“走”300多米的线路,从电梯上塔,来回一趟至少要40多分钟。为了节省时间,跟上去的小飞车里除了有作业工具之外,面包和水就是作业时常备的午餐。
高空走线,对体力、身体耐受力、心理素质都有过硬的要求,尤其在高温天,头顶着烈日,阳光更是刺得睁不开眼,对于施工人员更是挑战。“我们手脚并用,即便戴了手套,因为跟被晒的滚烫的线路之间摩擦,手套有时候都会开裂。”朱班长指着高空上正在作业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高空中安全帽能遮半个脸,但因为帽子要卡得紧,头上的汗流不下来,就一直闷四五个小时,等离开作业区域后把帽子一摘,汗水刷地往下淌,脖子一圈的衣服就会再湿一次……出汗倒是小事情,衣服湿了就凉快了,而且厕所都不用上,因为全变成汗水了。”
悬空长江天堑踏线风行,轻身似燕作业如履平地。目前,工程建设已经收尾,看着这座塔从无到有,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朱班长和施工人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笑容。每个职业都有展现自身的价值,在岗位上能吃苦,把工作干到极致,就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因为,每个人都了不起!(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