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合阳县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2-07-04 15:59: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勇、刘凯、李晓东 | 责任编辑:赵茜

6月14日上午,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2年返乡农民工暨苏陕协作人岗对接招聘会在县融媒体西广场成功举办。招聘会现场,来自县内外参展的30余家企业诚意满满,提供岗位1800余个,涉及工种180余种,发放各类就业政策、招工信息等资料1500余份,400余名求职者按自己的意愿认真寻找合适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5人。

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合阳县充分发挥稳就业在保民生、促发展中的兜底作用,持续打出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帮扶重点群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技能提升、劳动权益保障等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确保全县就业形势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21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3600人的78.36%,较一季度末新增1864人;全县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8.6万人,较一季度末增加1.3万人,让群众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和牢牢的安全感。

纾困解难稳就业

6月23日上午,合阳县烈日当空,高温持续炙烤着大地。在合阳县经开区的平安物流有限公司院内,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卡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负责人杨金虎说:“最近我们活虽然挺多,但资金压力也很大。多亏了人社部门协调,让我们从邮储银行拿到了200万元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据悉,该公司业务涵盖物流、酒店、餐饮等,正常情况下,司机、厨师、保安、保洁等岗位可满足六七十人就业需求。

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约80%的城镇就业岗位,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合阳县通过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手段,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保障手段,积极为企业纾困输血。

深入企业20余户,召开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缓缴和降费政策专题座谈会10余场,发放宣传彩页200余份,使参保企业和职工对社会保险“降、返、缓”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5月26日,整合省市近期出台的22条稳就业政策措施,形成政策清单,集中开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征收失业保险费55.97万元,为5户大型企业申请稳岗返还资金15万元;为5户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0万元。

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矿区、企业了解培训需求,宣传培训政策,引导企业开展稳岗留工、企业在岗职工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渭南商贸技工学校、合阳县技工学校优势师资力量,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帮助企业稳岗留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累计组织疫情期间稳岗留工培训8期次524人次、企业职工通用素质培训8期次395人次,引导115家企业开展以工代训142班次4336人。

成立稳增长和工业倍增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包联机制,由合阳县人社局党委委员和下属单位领导分别包联2-3家企业项目,组建工作小分队对全县32家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展服务,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用工需求调研、劳动权益保障等服务;建立了全县116个重大项目、34家规上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弄清用工需求。

主动下沉一线,以镇街为单位,组织开展“送技能、送岗位、送政策”活动,变大型招聘为小型多样招聘,拓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渠道,为企业招聘发布用工信息,组织线下大型招聘活动,通过短信、海报等形式向本地劳动力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组织42家企业召开了专场招聘活动,600余名劳动力参加了活动,达成用工意向134人。先后为15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576名,向3家用人单位组织见习大学生4名。

指导县域内用人单位稳定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中,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投诉劳动维权线索239起,已办结225起,涉及劳动者572人,金额485.28万元。合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接访案件95起,受理案件10起,调解3起,目前还有3起案件正在处理中,结案率、调解成功率、仲裁终结率较往年同期均有所上涨。

培训扶持促就业

在合阳县金峪镇方寨社区,曹大燕如今可是个“大名人”。2019年,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创业+电商”培训班后,熟练掌握了直播技巧,她便开启了自己的电商创业之路。在社区北街自家门面房里,曹大燕引进了天猫优品服务品牌,主要销售当地樱桃、柿子、苹果、核桃等农副产品。通过直播,曹大燕认识了更多朋友和其他直播带货主播。在樱桃还没成熟时,她在直播间就已经将樱桃提前预售了出去。通过直播,方寨社区的农副产品卖到了祖国大江南北,乡亲们的樱桃卖出了好价钱,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脱贫之路更宽了,曹大燕也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领头雁”。

稳就业、保就业,还要靠发展。为让更多人实现创新创业梦想,合阳县积极搭建载体,完善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环境,通过提升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在结合疫情防控和群众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的基础上,合阳县明确“紧盯市场、突出重点、因人而异、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场急需、群众紧需专业,依托全域旅游、农村电商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旅游”“产业+电商”一体化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8期1844人;主动引进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渭南商贸技工学校优质培训资源,充实电焊、电工、保育员等紧缺培训专业,满足群众不同程度的产业就业需求;同时,坚持小班额组训、全过程监管、提升培训质量工作要求,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转型升级、模式创新,真正实现技能培训工作“量质齐升”。

逐步完善创业扶持机制,实施创业引领行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资助奖励等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建立覆盖全县12个镇街的标准化创业中心,整合社会保障站服务职能,充实服务事项,为有意愿创业的劳动者提供创业咨询、政策指导等服务,不断优化孵化能力;坚持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请和线下办理一体化推进,以服务群众为理念,不断拓宽思路,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办理材料,缩短办理时间周期,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累计受理并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3户11.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个贷34户471万元、组织创业技能培训1期25人,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创业。

让老百姓端稳饭碗,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面对这一民生“必答题”,合阳县坚持“把百姓的事当事”“把为群众服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最大限度地促使群众与用工单位牵上线、搭上桥,向全社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重点帮扶保就业

6月23日上午,合阳县经开区陕西侨诺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数十名工人同样忙得热火朝天,大家虽然个个满头大汗,但仍然非常卖力。来自和家庄镇的王磊告诉笔者,自己虽是一名普工,但只要肯下力气,每个月就能按时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王磊今年37岁,父亲前几年突然病倒,两个孩子也正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通过县上发放的招工信息,王磊幸运地来到陕西侨诺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班,公司效益不错,待遇各方面也很好,王磊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重点群体就业稳,则社会就业局势稳。合阳县的决策者们对于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关心,通过抓实重点,精准施策,千方百计帮他们“保饭碗”。

强化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监测,在全县215个村(社区)设立信息员,从脱贫劳动力、村两委中选聘熟悉村情、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信息员,每月定期收集辖区内劳动者就业状况,及时更新台账系统;通过数据比对、信息员摸排了解等渠道,及时发现掌握风险类型、帮扶需求,落实岗位推介、职业介绍等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对因各类原因短期内无法外出的,通过特设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已累计审批设立岗位5批次33个,及时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兜牢就业底线。保持了全县1233名特设就业扶贫公益岗位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的稳定性;累计受理并发放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158人6.76万元;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9户4.5万元,脱贫劳动力创业担保贷款4户60万元。

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援助机制,组织各镇街按照防返贫动态监测、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援助工作要求,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9人,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的75.95%;通过腾退、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1人。同时,增强工作力量,提高失业人员登记及跟踪服务工作力度,主动逐人联系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介绍、信息推介等相关服务,累计开展跟踪服务2520余次,为86人次发放失业金13.63万元,76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8.01万元,帮助1068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400人的76.28%。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2021年,全县共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707人,已经实现就业701人,升学2人,组织参加就业见习2人,暂无就业意愿2人(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实现了就业服务全覆盖。2021年组织青年见习123人,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20人的102.5%;2022年组织就业见习36人。2022年预计毕业生人数将有较大增长,合阳县已经着手针对今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就业岗位、见习岗位,组织好特岗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等招考招录工作,确保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率不低于去年。(图文:王勇、刘凯、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