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于城:挖掘新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2-07-06 17:16: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曹璐璇 | 责任编辑:李科

这两天,海盐县于城镇鸳鸯村村民陈华一门心思扑在田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每天一早忙着给前段时间投放的蓝龙虾苗喂食。

“今年稻虾共养面积有110亩,已经投放了3.1万尾蓝龙虾苗,接下来就是等收成了。”陈华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笑着说道。作为第一批尝试养殖蓝龙虾的农户,陈华对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去年,于城镇引进了“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集科研、保种育苗、外塘养殖、大宗水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水产品深加工和农旅体验等覆盖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由此,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了一批农户开展规模化稻虾生态种养。

而该项目的引进则和上海本原企业咨询研究所所长、于城镇乡贤会副会长沈玉龙息息相关。近年来,于城镇打出了以“乡”招商、以“情”招商组合拳。

像沈玉龙这样的乡贤,于城镇在册统计的还有74人。除了在外工作的乡贤回乡建设,在于城镇内,也有着像八字村乡贤周玉良一样,利用自身葡萄种植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富裕的农业专家;像非遗美食篁记尺糕负责人金玲晓一样,积极响应号召,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的创业家……

“通过打造镇级乡贤馆,建立乡贤联谊会,激活乡贤队伍,发展多种经营,逐渐形成了以一产、三产为主的乡贤产业发展格局。”于城镇党委委员沈霞琴介绍道。早在2020年,于城镇启用乡贤工作室,建好乡贤联谊阵地平台,助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今年4月,于城镇初步拟定了新乡贤关爱礼遇机制及党政领导与新乡贤重点人士联谊交友制度,以制度形式明确乡贤参事的形式、方法、程序和要求,确保了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服务乡村共同富裕工作中。

今年端午节,于城镇邀请了杭州商会于城籍乡贤返乡座谈,带着乡贤们一起参观了即将建成的1953创库文化产业园。此前,于城镇乡贤联谊会会员,资深演出制作人、电视制作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员叶碧野曾推荐相关文旅项目。该产业园由于城镇老粮仓改造而来,承载着不少于城人的共同记忆。

在传承家乡文化的同时,不少乡贤代表为家乡建设各自发力。在何家村的文化礼堂内,最近村党总支书记董云升准备召集乡贤代表们一起开场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围绕德指数、何家村史、道德评议、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智囊团”作用。“我们村这几年发展很快,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作为一份子,我倍感骄傲。我们乡贤会尽最大力量参与家乡建设。”乡贤代表苏社明说。

有着千年历史的于城镇,镇域内人文古迹与历史遗址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于城镇在传承古贤文化的同时,充分挖掘整合新乡贤资源,积极探索“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发展模式。(通讯员:曹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