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交通四川公司纪委坚持“三步工作法”,推动现金流管理管理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2-07-20 16:01: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炜、陈岳军 | 责任编辑:赵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建集团、中建交通“六个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中建交通四川公司纪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早部署、强预算、重监督的“三步工作法”,狠抓行动落实,扎实推进现金流管理专项行动工作,稳步提升现金流管理质效。

一、立足早部署,压实主体责任

聚焦专项行动部署,制定全年压降计划。强化现金流管理不仅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更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公司纪委充分认识到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及艰难性,早谋划、早部署,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督导召开负现金流专项治理推进专题会,分析公司整体资金情况及形成原因,制定各项目的压降计划及措施,公司纪委书记强调在负现金流工作中要提高站位、转变思想,将治理措施付诸行动、落到实处。

聚焦任务措施清单,明确工作具体内容。现金流管理提升是中建集团根据今年形势所新增设专项行动,公司纪委高度重视,及时督促财务资金部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梳理形成公司层面的专项任务措施清单。

通过全年任务措施清单的制定,落实专项行动小组工作各项职责,明确现金流管理提升的专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按季度分解目标完成时间节点。围绕现金流基础管理、强化项目垫资管控、完善现金流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加大潜亏治理、提高过程确权、狠抓催收防欠、纳入项目考核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现金流管理提升专项行动。

二、着眼强预算、发挥引领作用

强化预算引领,提升管理效能。以月度资金预算为抓手,公司纪委督促财务资金部严格审核各项目部月度资金使用情况,以“以收定支,先收后支”为资金管理原则,平衡下游分包分供合同的支付比例,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流程,平衡收支,统筹管理,逐步推动公司现金池的建立。

公司纪委及时督促商务管理部、项目管理部联动,组织在施项目编制全期现金流预算编工作。通过开展公司内部评审对项目周全周期现金流入与流出进行严格管控。

加强费用管控,及时预警纠偏。公司根据年初集团下达的管理费用总体预算指标,督促财务资金部编制公司层面的《费用报销管理办法》,并将预算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各部门按照部门预算额度进行费用报销,做到预算先行,无预算不支付。

组织项目填报现场经费预算,根据项目生产进度、生产计划、人员配备情况,以“厉行节约勤俭办企”为指引,以需定支,量入为出,报公司总部审批,并以此作为项目年度经费管控考核依据。对于偏离预算的项目,进行预警,并要求项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管控,及时纠偏。

三、贯穿重监督,加强过程管控

及时通报晾晒,加强过程管控。公司纪委严格监督各项目部资金收支预算使用情况,督促财务资金部建立工作机制,每月在OA平台对各项目部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予以晾晒,加强各项目月度资金预算执行率,并对负现金流项目资金及借款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借款项目尽快实现还款。

严控费用支出,合理控制开支。公司纪委督促财务资金部按季度对公司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总部整体管理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部门、分类别进行晾晒,对间接费、三公经费占比较高的项目分析原因并进行预警,及时纠偏并形成季度费用分析总结报告。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厉行节约勤俭办企”专项行动方案,持续加强费用管控。

规范资金支付,强化合规意识。公司纪委督促总部商务管理部、物资设备部、项目管理部、财务资金部进一步做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相关工作,规范分包分供支付流程,从源头减少过程中现金流流出,严禁未经审批流程支付工程款、严禁随意提高付款比例、严守资金支付管理底线。对违反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的付款严厉处罚,提高过程管控能力,强化规范意识,严肃财经纪律。

财务人员集中办公以后,公司纪委督促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到项目现场办公,加强与项目人员的沟通交流,并进行财务资金制度的宣贯,以提高各项目对现金流管理的理解。财务资金部定期开展应知应会业务培训,学习财务资金业务知识,强化财务资金业务能力。

推进税务创效,助推现金流优化。公司纪委紧盯有关“节税创效”方面的工作要求,以提升现金流管理为目标,督促财务资金部统筹推进节税创效管理工作。公司积极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主动自觉纳税,避免税务风险,应享尽享税务优惠。对于汇算清缴应退税额做到应退尽退,2022年上半年,四川公司退回企业所得税XX元。根据相关税务政策,实现所属项目均不在异地缴纳千分之二企业所得税,实现节税XX元。长沙宝能物流项目与当地税务局多次充分沟通,最终实现个人所得税节税XX元。2022年上半年,四川公司退回个人所得税返还手续费XX元。

下一步,中建交通四川公司纪委将进一步压实监督责任、深化监督效能、形成监督合力,持续深化现金流管理提升专项行动,督促总部相关部门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再剖析、再反思,立足解决企业自身发展问题,缩小剪刀差,促进收支平衡,坚决稳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盘。(陈炜、陈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