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礼泉:从“苹果大县”到“果业强县”的涅槃 千亩园区似棋盘 观光旅游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04 10:00: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宏涛 | 责任编辑:赵茜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礼泉县烟霞镇西一、西二村,占地1500余亩,总投资1亿元,是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礼泉县袁家村片区产业示范项目。
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阳光玫瑰葡萄长廊
说起园区建设,该项目区负责人高增刚说:该园区于2019年3月动工建设,分三期进行,产业布局分为新品种粮食种植、设施农业(葡萄、樱桃)、智能温室大棚、劳动教育培训、仓储冷链包装、花卉苗木、电商运营等七大板块。
对于园区的具体情况,高增刚介绍,该园区800亩设施农业:葡萄(阳光玫瑰、)、樱桃、瓜果蔬菜;680亩大田作物,种植彩色小麦、玉米,示范试验,筛选优良品种。
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彩色小麦等农产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功能性保健型转变。彩色小麦、玉米营养价值比普通小麦、玉米高。更加符合现代人们健康饮食的理念。
问到园区用工需求,高增刚说,每年固定用工150人、临时用工800人次,其中涉及贫困劳动力200人次,累计发放劳动报酬1200万元,有效解决了西一、西二村及周边村的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
通过园区的土地集中集约,高增刚表示,在园区务工的农民,会逐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职业农民。然后园区根据考察又把大棚承包给有技术有意愿的农民,根据议定的比例进行收入分成。
该园区依托袁家村、昭陵文化旅游优势,作农业旅游,销售特色农产品。比如,彩色玉米,口感好,适合鲜食,每个1.2-1.5元;彩色小麦面粉,每斤10元。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对于园区的发展前景,高增刚充满信心地说,农业是个弱势产业,又是个高尚的行业,是需要情怀的。园区以一产做基础,申请了陕西省中小学生实践基地,举办“田间学校”,让“脱农”的孩子们认识农作物,实地感受“粒粒皆辛苦”培养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感情。
该园区通过新品种的种植,培养职业农民;以一产为依托,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当地文化旅游优势资源,发展观光农业。进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智慧农业无土基 带动增收调结构
国家“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现代智慧农业礼泉片区,陕西海福地智慧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该项目由两个现代园区组成,分别位于礼泉县西张堡镇的土洞村、沿村,骏马镇的双北村。占地面积610余亩,由,总投资1.2亿元。
该项目负责人王高阳介绍,该项目由陕西海福地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陕西海福地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深圳海福地集团和深圳金帆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该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规划1年,投资2800万。二期规划2年,投资3500万。三期规划3-5年,投资5700万。园区于2021年10月动工建设。
王高阳说,在礼泉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局、西张堡镇、骏马镇、各级职能部门、所在地村组群众干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项目顺利进行。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将逐步到位。同时建设了园区相关办公仓储、分拣、包装设施等。
陕西海福地智慧生态农业产业园精品车厘子无土基质栽培智能日光温室大棚
问到园区的设施建设情况及运营思路,王高阳说,园区采用智能日光温室大棚设施种植、建设智能日光温室大棚100座,无土基质栽培、循环生态、现代智能控温技术种植模式,以公司化管理运营,主要进行精品车厘子(大樱桃)、高端品种葡萄、草莓及其他特色水果反季节种植上市销售。建设新品种苗木培育基地、精品水果、新品种展示及研究试验园、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等。
说到这个现代智慧农业项目特点,王高阳表示,这个项目集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为一体,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在资金来源、就业扶贫、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当地群众务工就业、园区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大胆探索实践,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高质量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项目建成后的成效,王高阳表示,将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行列中,通过现代最新技术种植车厘子大樱桃生产模式,示范带动周边农民走向优质大樱桃种植之路,由传统的低档樱桃产品向高档车厘子大樱桃种植转移。
不仅可以大幅度优化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使项目区内车厘子大樱桃种植逐步走向规模化、一体化。推动加速礼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劳动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引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借问黄桃何处有?行人遥指茨林村
早就听说黄桃是礼泉县几位农民从外边引进回来的,在礼泉县城关街道办茨林村,1994年,茨林村4位农民西安市六村堡村引进了黄桃。
礼泉果品名声在外,那个时候可以说到礼泉来的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有。后来浙江宁波、辽宁大连的客商对黄桃有认识。第一年收购时,黄桃每斤3元多钱。后来,由于客商之间竞争黄桃货源,最高是收购价每斤7元,一般情况每斤5-6元。
陈宏安继续说,黄桃品种已向多品种发展,通过实验试种,表现比较好的7个品种,作为合作社,给农民提供新品种信息、黄桃产业发展方向,宣传国家的“双减一增”项目。
目前,茨林村黄桃种植面积1800亩,并辐射到周围乡镇村组,乃至辐射到外县外省。
2017年,礼泉县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被授予“果业转型升级”先进单位。
2020年9月,礼泉县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礼泉县委、县政府授予“最美经营主体”。
陈宏安的爱人说,陈宏安就是爱学习,在家里有时间就看书,经常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专家教授们交流。
据了解,礼泉县被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西安试验站(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授予“重点示范县”。
陈宏安认为,桃产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就是桃树老化后农民要重新栽植重茬的问题。因为农民黄桃作务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较好,农民一般还是选择新品种黄桃。现在技术已经成熟,就是引进抗重茬砧木,克服重茬存在的问题。
问到今年的黄桃效益,茨林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反修说,他家种植黄桃10亩,有早中晚三个品种,分别于6月、7月、8月上市。有固定的客商收购,非商品果在西安市场销售。也通过快递销售,给礼泉县东关高档水果商店送货。总之,销售不愁。亩均销售收入过万元,效益不错。平时自己也到杨凌接受职业农民培训,作务技术基本可以
问到黄桃销售,正在西安销售黄桃的茨林村村民陈保管在电话中说,他种植黄桃10亩多,目前销售2亩左右黄桃,销售收入2万多元。亩均1万元左右。自己的作务技术可以,黄桃这个产业挺好。
果品生产品质好 “李博士”电商来助力
果品品质好,更要销售好。在昭陵镇菜园村,问起从事电商销售的缘由,咸阳李博士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博说,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一直在蒙牛广东公司工作,从销售员、销售主管一直做到销售经理。同时自己做一些外贸生意。
2009年当时的苹果行情不好,每斤0.4-0.5元,并且滞销。由于自己在福建做外贸,发现苹果“福建人买的贵,礼泉人卖的贱”,因此让父母苹果小包装,拉一车苹果到福建。
李博当时运营的公众号,有三百多万粉丝。同时通过微商,以较好的价格销售一空。
李博和他的公司与专业合作社
李博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与电商“亲密接触”。通过这一次苹果销售,他算了一笔账:假如苹果每斤1元,自己收货收单,用大车毛利率可以达到近一半。
后来。李博回乡创立了陕西聚农创达商贸有限公司,通过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淘宝、京东平台,专门从事果蔬电商销售。
问起销售业绩,李博回答,2021年截止到现在,销售秦冠苹果800多万斤,富士1200万斤;石榴,5万多单约30万斤;梅李60多万斤。销售了几个大棚的应季西红柿。
果业发展快,要凭销售带。李博表示:有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优势是原产地、优质农产品。可以在包装上突出特色,降低成本。虽然电商竞争激烈,效益下降。但是做电商要不忘初心;为农民排忧解难,销售优质农产品,维护消费者利益。这样公司才能可持续发展,会越来越好。
同行的礼泉县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蒙智辉透露:李博的公司正在筹划建设石榴汁生产和黄桃罐头加工。
据了解,现在礼泉县果品面积52.5万亩,其中苹果 32万亩,酥梨、御桃、御杏、御石榴和葡萄等特色水果 20.5万亩,果品年产量 125万吨左右,优果率达到 80%,三季赏花、四季品果。林果覆盖率达到 62 %。
对于礼泉果业发展提档升级以及可持续?礼泉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永库充满信心地表示:礼泉果业立足资源优势,以建设现代果业强县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高效万元果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减苹果、增优果、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果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新优品种,着力优化区域布局,加快老化果园升级改造,壮大特色产业规模,重点发展葡萄、石榴、桃、樱桃等特色时令水果,加快果业结构调整步伐,扶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产后处理建设,提升营销能力,培育“礼泉御果”品牌,推进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现代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果业核心竞争力。
周永库说,要大力宣传唱响“礼泉御果,常享常念”品牌,让礼泉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图文:王宏涛 陕西礼泉果业服务中心 周永库、蒙智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