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东:把好“五个关口”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
发布时间:2022-08-04 16:23: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应飞舟、胡晓军 | 责任编辑:赵茜为全面深化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推进全覆盖跨领域综合执法。浙江金华市金东区立足实际,深入分析研判、勇于攻坚破题,通过把好“五个关口”,持续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精简高效、执法有力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把好党建引领关,一个架构管统筹。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单独建立党支部,参照区级执法队伍“局队合一”的模式,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明确由乡镇分管领导任队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中队长任副队长,为重点乡镇配备指导员,不断加强党对行政执法队伍的领导,促进党建工作和执法实践深度融合,持续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实行双重领导的派驻机构等其他执法力量,将其党组织关系纳入乡镇统一管理,赋予乡镇统一调度、年度考核、日常管理等权限,突出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把好选人用人关,一支队伍管执法。配齐建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着重从乡镇行政事业人员、派驻机构人员人员中,遴选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进入执法队伍,并由组织、编办两部门联合审核。大力整合专业执法队伍,构建1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应急管理、卫生健康、自然资源等8支专业执法队伍的“1+6+2”行政执法队伍体系。充分考虑我区区情及人员编制情况,按照各领域事项赋权数,及该领域执法人员总量情况,243名在编行政执法人员共下沉156名,实现64.2%的执法力量下沉乡镇(街道)。6月29日,我区11支乡镇综合执法队挂牌成立。
把好业务能力关,一套培训管效能。选取乡镇执法办案流程、执法文书、工作机制等内容,编印《金东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指导手册》口袋书,作为开展执法的指导性资料。出台《金东区关于加强机关部门派驻乡镇(街道)人员管理的意见(试行)》,制定培训计划,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负责基础法律知识培训,统筹全区8支专业执法部门联合成立执法人员培训讲师团负责各领域执法业务知识培训,采取分散培训、集中培训和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覆盖业务轮训,首次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会于7月11日召开。
把好执法事项关,一张清单管权责。按照三高(高需求、高频率、高综合)划转综合执法,全区28个领域1556项事项于5月份全部划转到位。坚持三易(易发现、易处置、易承接)差异赋权镇街。根据《关于印发金华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的通知》精神要求,在市里统一目录36项的基础上,我区对12个乡镇、街道进行了第一批差异化赋权共5种模式。编制了《金东区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乡镇行政执法事项范围内执法履职,厘清乡镇综合执法和部门执法队伍的职责边界,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按照职责界定责任。
把好工作体系关,一套机制管运行。搭建“网格+平台+执法队”的工作体系,即网格(村干部、网格员、微网格员)报告、平台受理、执法队处置的乡村联动执法体系,推进行政执法权延伸至乡镇,实现“网格员吹哨、乡镇执法队报到”,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执法困境,实现治理重心下移。用足村级网格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等基层一线人员善于发现问题和线索的优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用好“综合行政执法队”这一乡镇统筹辖区内派驻和执法力量的综合执法平台,统一受理、登记、分解有关事项,按工作流程交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办理或协调区级执法队伍处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按照《金东区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承担乡镇辖区内具体执法工作,并按照有关工作流程和机制配合区级执法部门做好重大案件快速有效处置。(文图:应飞舟、胡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