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蒲城桃农苏斌:38年专注蜜桃“芯片” 将“甜蜜”引向千万家

发布时间:2022-08-12 13:59: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帅、武 | 责任编辑:赵茜

在西禹路椿林段有一块“唐汉水蜜桃”的招牌格外醒目,椿林镇汉村的桃农苏斌是这里的主人,种桃38年的他种桃技术在当地首屈一指。他的桃园,一年中有160多天都有桃子挂满枝头,30多种口味令人大饱口福,不仅如此,他还把蜜桃种植辐射周边县镇村,带动乡亲们劳动致富。

画面中正在桃园打电话售卖蜜桃的就是苏斌,这两天他家桃园的红油蜜桃正值成熟上市,70岁的他正组织工人为新一轮订单进行备货。38年来,他始终每天钻在桃林里,剪枝、疏花、疏果、套袋,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桃园,一天到晚不闲着。

唐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斌:我务桃将近40年了,我认为桃对老百姓是一个很好的致富产业,短平快,今年栽,明年就结。

作为传统作物种植的村庄,新产业的入驻和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1983年,苏斌看到村上群众因为效益不好,开始砍伐果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蜜桃结缘,群众是否接受新产业还是个未知数。他先决先行,用自家5亩桃园引领带动村民发展蜜桃产业,加上栽植补贴、苗木补助,免费为桃农提供技术和销售,让群众种植少走了弯路。从零星种植、粗放管理到规模化种植,从独门独户到合作社引领,7年时间,在他的带动下,椿林镇的蜜桃种植已达三千亩,但是面积产量的增加让当地的蜜桃销售出现了新的问题。

唐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斌:在这个时候,怎么能把这个产业保住,我引进了套袋技术,改善果面。再是在施肥过程中让农户多施农家肥和营养元素,从那以后,桃的身价由卖不出去到三块以上。

新模式的推行更加夯实这里的蜜桃产业根基,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2010年苏斌创建“唐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时,和桃农们联手,实施统一科学种植模式,生产的蜜桃,个头匀称适中、果肉细腻多汁、口味香甜、色彩鲜艳,更是在产销一体化上实现了新突破,带动了更多人走上小康之路。

椿林镇万兴村桃农单启明:他提供技术,提供苗子,我说那就行,那就跟着你干,务桃这几年,挺好,一亩地一万元,效益好。

椿林镇汉村桃农姚春玲:跟着苏老师务桃十几年了,我这品种也是他推荐的,一直这么多年效益特别好,特别是今年,三亩地卖了一万八千多元。

近40年来,苏斌从科技入户工程首席杂果专家到唐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始终坚持潜心种植、研究、推广蜜桃新技术,吸纳带动500多户村民从事甜桃产业”。桃农户均年增收2——3万元,种桃大户年均增收10万多元,并先后培育出30多个品种,实现早中晚合理分配,全年160多天皆可采摘品尝。他本人也先后获得“陕西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农民技术员等荣誉称号。

唐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斌:我认为农民只有认真的把品种选好,再注意技术务桃,一定能致富,乡村振兴。桃也是很好的产业,只要务出好东西,市场需求很大,我今后的想法就是,选育好最好的品种,技术精益求精,能够再一次带动广大群众通过务桃脱贫致富。(蒲城县融媒体中心  陈帅、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