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永寿两地文化交流 长江之滨牵手黄土高原 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8-22 13:41: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弓煜 | 责任编辑:赵茜8月19日下午,刚刚结束了靖江-永寿文化交流活动的靖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卫君兴奋地说:“永寿这个地区的文化积淀太深厚了,让我们学书法的汲取到了很多的营养,这次真是不虚此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拓展苏陕对口协作内容。8月16-19日,江苏泰州靖江市文联组织部分文艺爱好者赴陕西省永寿县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商讨如何发挥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以文会友提升两地文化软实力
“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靖江市文联副主席朱萍介绍,近年来,靖江市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领会精神实质,加强理论武装,引导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信仰,增强艺术定力。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学术交流、作品研讨等,加强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积淀、知识储备、文化修为。这次组织到永寿进行文化考察,就是为了以文会友,促进靖永两地共同提高文化实力,激励两地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活力的文艺作品,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在永寿期间,靖江、永寿两地举行了文化交流座谈会,书画家们围绕“在乡村振兴全面开展的大环境下如何推动文化振兴”主题畅所欲言、展开热议。靖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江豪说,“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作为我们文艺条线,当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泰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卢颖江表示,“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通过实地调研,创作出一批‘接地气’、‘有烟火味儿’的书画作品,来鼓舞人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大潮。”
座谈之余,两地书画艺术家们还相聚一堂,共同开展“靖永共迎二十大翰墨丹青颂辉煌”笔会交流,大家现场挥毫泼墨,各展所长,一边创作,一边交流书画艺术心得,探讨技法技艺,学术氛围浓郁。永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耿军平表示,“巍巍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绚烂多姿,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现出精彩各异的文明和特色,靖江、永寿,一个在长江之滨,一个在黄土高原,通过密切的文化交流,一定会激发出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大的创作热情,引导助力两地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以奖为源激发文艺创作新动能
靖江和永寿是苏陕对口协作的县市,两地交流协作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帮扶力量同样充足。此次文化交流期间,举行了“国恒·兰橼书画奖”颁奖仪式。该奖项由靖江市文联设立,分设书法奖3名、美术奖3名,对永寿在书法、美术方面有突出创作成绩的作者予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永寿地域特色明显,文化积淀也较浓厚,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薄弱,县级扶持资金难以到位,广大书画爱好者们的创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制约。”永寿县文联副主席夏小红介绍说,有了靖江的文化帮扶,特别是“兰橼书画奖”这个奖项的设立,将进一步调动永寿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之变、永寿之美、发展之果的精品力作,助力永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据了解,为了鼓励创作,近年来,靖江本土也设立了“方祖岐将军文艺奖”“靖江精品文艺兰花奖”,进一步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集中精力创作一批精品力作。
以访为名领略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永寿期间,靖江书画家除了和当地的书画爱好者们座谈交流、共同切磋之外,还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当地文化馆和博物馆,大家详细了解了永寿县的千年文化和底蕴;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监军街道寨里村,大家参观领略了药材之乡的种植业调整和布局;在苏陕协作项目陕西云集盘龙酒业有限公司和甘井镇荞麦醋深加工体验中心,大家深入车间一线,认真听取产业发展情况。
“一系列的实地寻访,不仅让我们增强了对永寿的直观认识,更深刻领悟了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及美好未来。”靖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常秦说,一路行进,满满的都是收获,对个人创作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契机。靖江美术家协会理事孙雪原说,“回去之后,我将把收获和感悟融入到喜迎二十大的作品创作中,潜心努力,争取创作出喜闻乐见,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
靖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曹滨则表示,“充沛的激情、深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都是从基层一线,生活一线获取的,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们会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笔和墨,来展现我们所看到的国家蓬勃发展、城市新容新貌、乡村文明新风。”
四天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两地民众的友好情谊,而且拓展了靖永对口协作的内容。靖江市文联副主席朱萍介绍,下一步,靖江文联将更多地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凝聚起文艺的力量,督促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创作中,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鼓舞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为乡村振兴事业赋能续航。(图文:靖江融媒 弓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