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闫家湾村: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8-26 14:43: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甘泉县委组织部 | 责任编辑:赵茜

坐落在北洛河南岸的闫家湾村依山傍水,百姓安居乐业。全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25户655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50户142人。80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在闫家湾村点燃革命烽火,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印记。

近年来,闫家湾村抢抓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机遇,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求,盘活红色资源、建强红色阵地、赓续红色基因、发展“红色”产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擦亮“红色美丽村庄”名片,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魅力图景。

党旗红。在红色村建设过程中,闫家湾村坚持实施“固本强基、队伍提升、党建赋能”三大行动。通过会议、广播、微信群、口袋书、学思堂等宣传方式,不断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植于村民心中。用足用活“三项机制”,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机制,为村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等活动。持续开展“走一段长征路、唱一首红色歌曲、听一段红色故事、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看一部红色电影”的“五个一”实景体验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产业兴。闫家湾村依托红色美丽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融合农旅上做文章,不断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高产地膜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多点发展菜畜产业。目前,发展连栋大弓棚18座、大弓棚15座、湖羊养殖1000只、牛150多头、驴50多头、蛋鸡养殖1万多只。与此同时,村上还充分发挥红色美丽村庄、省美丽宜居村、省党建综合示范村及大弓棚产业、居民石窑洞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集红色培育、庭院民宿、休闲采摘、农场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乡村美。优美宜居的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近年来,闫家湾村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以“四治”为抓手,不断改造提升软硬件设施,先后改造住户房顶、院落75户,粉刷院落围墙6800余米,硬化村内巷道2700余米,清理河道1000多米,加固河堤700余米,新建修葺排水渠2300余米,绿化村庄道路2000多米,安装照明灯500余盏,“改水厕”43座,建成红色文化广场一处,红色文化长廊800余米,远望闫家湾村尽显一派“红绿”交相辉映,古典与现代相融的新景象。

乡风好。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让红色精神代代薪火相传。闫家湾村以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为契机,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更在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上开拓创新,以“严党风、淳民风、正村风、美家风”为抓手,打造了党建引领、村规民约、文明礼仪、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思堂,农家书屋等,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教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引领时代新风尚,让闫家湾村在美起来、富起来的同时,实现“颜值”“气质”俱提升,物质精神同丰收。

洛河之水川流不息,红色光芒普照大地。闫家湾这片土地正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蓬勃兴起,在乡村振兴的使命中日新月异.......(图文供稿:甘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