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火焰山”的你们

发布时间:2022-09-08 16:55: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晏妙 | 责任编辑:赵茜

“铁水奔流、钢花四溅、汗流浃背、力争上游”这是这个夏天给汉钢公司炼铁一线同事们的定义。是的,每吨铁水的连城,都融合有我们炼铁人的汗水。“火焰山”一样的生产车间,“激情”远比“温度”高很多。

铁花四溅、大美震憾人心

每天早晨,每当我们来到巍巍耸立的高炉前,总能看到炉前工们穿着湿透的阻燃服,他们手拿钢钎、大锤、铁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工作着。

炎炎夏季来临,只要一到炉台,滚滚热浪就扑面而来,汗水立刻冲出你的毛孔。看!炉前出铁的场面多么壮观!开口机“哒哒”地鸣响,铁口火苗“呼呼”地喷吐。炉前的师傅们忙而不乱地操作者。喷涌而出的铁流似一条出海的巨龙,顺铁沟奔腾而下。朵朵金灿灿的铁花在空中舞蹈。在铁水的辉映下他们的脸犹如镀上了一层金膜,流光溢彩。汽笛声声、火车载着一个个巨大的铁罐轰隆隆地开进来,装满铁水后又轰隆隆的拉出去。

铁水奔流,车间就像大火炉

远处,东场出铁口正在出铁,红红的铁水像一个巨大的热源不断吞吐着热量,整个车间就像一个大火炉。炉前工李杰正在作业。他穿着阻燃服、防护鞋,戴着防尘口罩、防热帽、防护镜、厚手套。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他还把自己裹成那样。但李杰说,“和安全相比,炎热根本不算什么。穿的越多,就能防止被飞溅的铁花烫伤。”飞溅的铁花映衬着李杰年轻的脸庞,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蓝色的安全帽滴在了取样勺的手柄上,被污渍浸染的几乎看不出本色的工作服,在汗水的包裹下紧贴在李杰的后背上。随着高温的炙烤,汗水不停的蒸发,蓝色的工服上竟泛出了朵朵白色的花朵儿。

高炉乙班班长陆伟告诉我:“作为一名炉前工,一年最难熬的就是三伏天,炉前工最重要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精神的支撑,因为夏季要经受得住1500多摄氏度铁水的炙烤”,他说老一辈说:“炼铁先炼人”,当时的他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但在这干炉前的十来年的时间里,他慢慢的从内心懂得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背后三伏天,面前火焰山”,汉钢炉前这群“钢铁战士们”,他们面对的是60℃以上的冶炼环境,身边流淌着超过1500℃的铁水,烟尘弥漫,铁水奔流。对炼铁工人来说,李杰、陆伟作为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这份高温下的坚守,更加着实不易

室外三十多摄氏度,对他们而言是乘凉

在这样的三伏天,甲班炉前班长秦浩正在给班组成员强调着生产注意事项:“咱们马上就要接班了,现在平台温度是40多度,各岗位人员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不要出现中暑。”“分厂给我们也准备了降暑的东西,热了受不了就到外面休息一下,我说:“外面也很热啊”。“你们到外面感觉像火烤一样,我们到室外是去凉快。”他笑着说道。的确,当我走出车间时,室外依然是三十多度的高温,但却感觉一下子像进入了空调房,迎面吹来的风,却让人觉得特别凉快。夏天室外的高温天,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溅起的火红铁花,是格外壮观,可是当看到他们汗水在脸上淌出的沟壑,看到他们坚毅果敢的神情,看到他们努力拼搏的身影,一切都黯然失色,!

在炼铁,有许许多多像李杰、陆伟、秦浩这样的人,他们冒酷暑恪尽职守,挥汗如雨坚守岗位,接受着高温的“烤”验。这些可爱的钢铁工人与烈日较劲,与高温抗衡,他们是奋战“火焰山”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陕钢集团汉钢公司  晏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