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实现“三大转变”,乡村振兴成果现
发布时间:2022-09-30 14:10: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严虎 | 责任编辑:郭顶走在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的街道上,民居民房干净整洁、百姓生活富足。路边的千亩茭白田一望无际,碧波荡漾。
近年来,龙井乡在乡党委书记陈汝河的带领下围绕“梦里水乡、花果龙井”的发展定位,实施“一村一品、农业公园真美,五村同创、共育五朵金花”发展计划,走“赏花聚人气,摘果见效益”发展之路,积极稳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打好生态牌,做精水文章,绘好花果图,念活乡旅经,力争把龙井打造成龙井人的幸福家园、信阳人的公园、游人的乐园。
实现村容村貌从农村到景区的逐渐转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自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龙井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六净两起来”为抓手、严格对照整治“六乱”、开展“六清”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责任落实,推出务实举措、下足绣花功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往日的“脏乱差”已经再不可见,取而代之的“绿净美”充斥眼帘。为更好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久战”,龙井乡将继续秉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三高”理念,举全乡之力,认真抓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落实落细,改善部分村庄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基本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达到让干净彰显龙井魅力、让干净成为招商硬件、让干净吸引游客、让干净成为生产力的目标,真正为全乡人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文明、舒适、幸福的人居环境,奋力实现“梦里水乡、花果龙井”的美好愿景。
实现农村资源从“沉睡”到“唤醒”的转变,长效增收产业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龙井乡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抓手,持续深化拓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特色做法,秉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做到思想稳定,头脑清醒;项目科学,投资精准。
2021年,龙井乡积极筹建农林谷创业联盟党支部,五朵金花产业联盟党支部,以大闸蟹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联盟党支部,以茭白种植为主的龙井特色种植党建联盟党支部。坚持党建沿着产业走、组织顺着产业建,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龙井乡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种植养殖产业,全乡茭白种植面积1500亩,烟叶、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生态种植面积1000亩,大闸蟹和小龙虾养殖面积共有5000余亩。培育出的“洪山湖”大闸蟹和“稻虾共作”小龙虾、范山“五月仙桃”在信阳及周边县区的知名度高、销售量好。
现在正是茭白收割采摘的季节,由于龙井乡优越的土质,又请来了专业的种植指导员,龙井乡种植的茭白亩产可达到5000斤,出肉率高达到70%,茭白又胖又嫩,脆脆甜甜,在茭白中属于精品。在这里随处可见正在收割的农民,不光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也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岗位。
实现了群众工作从“说教”到“感召”的逐步转变,文化文明自觉得到充分激发
龙井乡结合工作实际,立足于满足乡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弘扬、传承、繁荣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实施。
“最直观的、眼睛能看到的就是环境整治后大家都不乱丢垃圾了,都非常自觉的垃圾入桶入池,以前垃圾遍地的情况再也看不到了。”陈汝河书记说到。“现在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也不迷茫了,充满了干劲。百姓群众的意见少了,矛盾没了,大家住在干净明亮的房子里,走在宽阔笔直的马路上,摸着鼓鼓的钱袋子,怎么能不高兴呢。”(图文供稿:平桥区融媒体中心 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