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做强六大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2-10-14 14:00: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千阳县乡村振兴局 | 责任编辑:赵茜今年以来,千阳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紧扣“绿色崛起”主题,瞄准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做强苹果、奶山羊、粮食种业、刺绣、旅游、新型工业等6大优势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全市第一,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28元,同比增长643元,增幅11.51%。
做强苹果产业。出台《关于建设全国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的意见》、《2022年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改造提升果园5300亩、建设苗木基地1.02万亩,开展果园管理13万亩、苗木管理3万亩,指导开展果业技术培训80余场次、培训果农6200人次。建成标准化示范园26个、万亩大镇4个,培育专业合作组织79个、种植大户265户,1.1万户果农年均增收1.5万元。举办矮砧苹果产业博士工作站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启动仪式、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会,加快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延链补链,千阳县入选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做强奶山羊产业。全力推广正大“四位一体”高效养殖、规模化养殖场、家庭牧场、“借羊还羊”四种分户扩群模式,新建成丰头村、小寨村2个千只以上规模化养殖场;新建200只以上养殖场31个,新发展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92户,新增奶山羊2.6万只;首批“借羊还羊”模式30只母羊,已投放到基础条件较好的5户养殖户中。县种羊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正大进口新西兰莎能奶山羊良种2500只。成功举办了千阳羊乳全产业链联盟成立暨“个十百千工程”启动仪式,成立了千阳羊乳全产业链联盟。全县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达到15个,百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场达到280个,奶山羊存栏达到了22.6万只。
做强粮食种业。依托千阳县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市农科院育种专家积极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引进试验示范粮食作物新品种30多个,建成集中化、规模化、区域化、一品化的旱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1万亩,年产优质小麦良种400万公斤左右,全县种植各类粮食作物28.12万亩,粮食总产6.76万吨,粮食产值达到2.06亿元。生产的旱地小麦良种以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种子商品性好、质量高备受农户的欢迎,每年组织的小麦新品种观摩会吸引陕甘两省市县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销商观摩学习和洽谈订购,旱地小麦良种销售覆盖陕西、甘肃两省10多个旱地小麦种植县区。
做强刺绣产业。注册西秦刺绣商标,培育电商营销骨干100多人、电商平台30多个。紧抓刺绣产品上邮票、上春晚、走红冬奥会等节点大力宣传,举办西秦刺绣进高校、参加省市展销活动,多渠道提升知名度,培育营销热点,年内销售刺绣产品300多万件(套),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文化产业营业额走在全市前列。年内认定千阳绣娘20名,2人荣获市级“技术能手”和“首席技师”,1个合作社被省厅表彰为首批非遗工坊先进单位,刺绣产业园荣获“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南寨镇荣获“快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千阳绣娘”劳务品牌被推荐为第三届全国劳务品牌。
做强旅游产业。以建设“5654”工程为抓手(提升5个景点、建设6个示范村、打造5条旅游线路、举办“四节四赛”),全域谋划旅游产业,唱响六大文旅品牌。开通了“宁夏—关山一千阳”“西安一千阳”等旅游线路,刺绣产业园、森宝蜂业园、千湖林海成为千阳旅游新景点,新兴村、邢家塬村、闫家村荣获“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至7月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2亿元。千湖湿地公园全面启动4A级景区创建,建成朱鹅乐园、油菜花节、香包节、樱桃采摘节等六大主题18项文旅宣传活动节点推进。坚持项目带动工作思路,包装上报文旅项目16个,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600万元,携程房车营地项目正在完善建设方案,多方推动农商旅深度融合、文体康一体发展。
做强新型工业。实施工业“倍增计划”,14个工业技改项目全面投用,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户。世界500强正大集团、海螺集团,中国500强隆基绿能、国家电投,江苏比太、地建集团等一大批标杆企业落户千阳,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争取各类资金5.38亿元。争取省级财政奖励扶持资金800万元,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建材、食品加工“四个产业”持续壮大,加速创建省级经开区。千阳县纳入全省“一县一策”第一批重点支持县。上半年,工业总产值68.3亿元、同比增长14.6%。(供稿:千阳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