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七星街道:城乡蝶变“星”图景

发布时间:2022-10-24 11:01: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潘晓林、俞颖颖 | 责任编辑:赵茜

优质项目纷纷落户,赋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聚集、繁荣兴旺的活力新城悄然崛起,精致花园城市初见雏形;新昌江畔,乡村蝶变,奏响乡村振兴奏鸣曲……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新昌县七星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县委“14361”发展战略,坚持以“五力五争先”推进“五地”建设,奋力开创七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为新昌县打造节点城市、建设县域标杆、跻身“50”强作出最大七星贡献。

“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产业致富是硬道理,消薄提低是硬途径,因地施策是硬要求,为此街道坚持‘一把手’领衔,完善‘一盘棋’格局,优化‘一本账’管理,凝聚强大的七星合力,加快改革攻坚,助推共富共美。”七星街道党工委书记俞均坪说。

精准服务,助企纾困激活力

不久前,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IPO过会,将成为新昌县第16家上市企业。创办于2004年的斯菱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汽车轴承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斯菱股份坚持科技创新,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并入围了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不到20年时间,从传统轴承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斯菱股份的高速发展是七星街道深化企业培育,以更高质量发展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的缩影。

七星街道辖区共有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93家,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企业3家,工业经济总量占据新昌全县“半壁江山”。“企业强,产业才能强,经济才能稳。”七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俞洁琼介绍,街道积极做强企业主体,按照“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梯次培育库,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同时,街道一直重视科技工作,今年组织6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九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4家企业进入半决赛,新昌县长城空调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成长企业组优胜奖。

面对新形势和新困境,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七星街道打出了多套助企纾困“组合拳”,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七星街道把服务企业的主战场,作为作风的大考场,要求驻企服务员走出办公室,下沉企业,走访调研,出点子解难题,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街道领导结对五到六家企业,中层干部结对帮扶一家企业,要求服务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七星街道经济发展服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七星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吴春明联系对接本发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制造高速编织机、水暖软管编织机、不锈钢丝编织机的高新技术企业。最近几年,本发科技成长很快,对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这些年,我从来没有跑过部门,都是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主动上门服务的。”本发科技总经理梁贤军介绍,今年他们刚刚搬入新厂房,原来的厂房就闲置了下来。吴春明得知消息后,马上和同事俞洁琼一起帮忙落实了“厂房回购”项目,帮助企业解了后顾之忧。

同时,七星街道立足自身的产业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大产业“蛋糕”。目前,位于527国道边的新昌县新经济产业园已建成开园。“我们将全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产业项目进园发展。”俞洁琼表示。

焕新蝶变,开启精致新生活

路宽街净,景观小品精致优美,口袋公园随处可见。“这几年街道的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住着也越来越舒心。”10月13日早上,刚晨练归来的居民王樑说。

城为民建,市为民享。投资12亿元建设的海洋城购物中心,云集沃尔玛超市、必胜客、肯德基、红星影院等190余家知名连锁品牌,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商业综合服务。新昌山水品质之城建设的“点睛之笔”鼓山公园,既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也是游客“打卡”“浙东唐诗之路”的网红点。社会公共服务大楼,全面整合人力资源市场、行政审批办理、公共资源交易等各项功能,为市民提供“最多跑一次”的优质便民服务……

十年间,七星街道褪去初时青涩,在一片空白的“七星版图”上,点滴荟萃,打造了“七星之新”。今年,新昌街道提出要以“产业精尖”“规划精准”“品质精美”“管理精细”“服务精心”为目标方向,加快建设精致花园城市,七星街道作为新昌城市建设主战场,主动对标,靠前作为。

“打造精致花园城市,不仅是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更关乎每一个市民的生活品质,我们锚定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七星街道办事处主任金若华介绍,七星街道紧扣目标,充分打好“文化牌”“宜居牌”“生态牌”这三张牌。

打好“文化牌”,七星街道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挖掘展示,不断优化鼓山公园、潜溪老街、百丈岩等地标建设,努力让“浙东唐诗之路”与现代繁华交融一体、青山绿水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凝练文化底蕴。

打好“宜居牌”,七星街道在城市建设上下功夫,匠心打造“水墨山城”县域风貌样板区,构建“15分钟城市便民生活圈”,同时,推动5G、大数据、“雪亮工程”、“未来社区”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自然简约的县域风貌,逐步形成“产、城、人、文、景”高度和谐的新局面。

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打好“生态牌”方面,今年,七星街道全力攻坚城区“脏乱差”围剿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专班组织领导,夯实村社、各责任科室的目标和责任。

同时,积极发挥3个红色物业公司、71个小区党支部、541个社区“微网格”、1082个楼道长等的力量,累计清运垃圾1475吨,整治乱堆放、飞线、毁绿等问题9000余个,整治僵尸车456辆。此外,七星街道还加大对城乡环境建设的投入,全面实施生态绿化建设。

繁荣的商贸服务是精致花园城市建设必不可缺的要素。十年间,七星街道深入实施“一圈一带”商贸总规划,大力建设“海洋城商贸圈”和“业态经济带”,已有10000多家市场主体,占据新昌全县的三分之一,今年1-9月份已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及餐饮业销售额127.6亿元,同比增长40.6%。

一子落而全盘活。金若华表示,下一步将以精致花园城市建设为依托,不断推动“璀璨七星·品质新城”建设蓝图照进现实。

国企联村,绘就共富新画卷

国庆假期,在位于七星街道鼓山公园的绍兴古越龙山门店内,前来选购黄酒的市民络绎不绝。

今年,七星街道深挖共富资源,搭建“国企联村”平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消薄增收新路子。联合绍兴黄酒集团,成立京生爱酒酒业有限公司,街道32个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入股,通过“黄酒售卖、糯米回购、广告营销、股份分红”四大举措提富增收,预计将为入股村带来每村年均收益2万元,惠及七星街道15万人口。

坐拥高铁、高速两大交通优势,七星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迈向共同富裕的路径,街道消薄增收各自出招。积极盘活现有村级集体资金,发挥资金“滚雪球”效益,各村(居)按50%存量拿出3亿元用于投资强村公司、存于新昌县政府性融资平台,相较于传统投资方式将增收4%,预计增加收益绝对额1240万元,平均每个村增收38.75万元。激活闲置农房21处,激活面积8974平方米,吸引社会资本2210万元。截至目前,19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

傍晚时分,走进七星街道元岙村,一座40多米高的彩色摩天轮映入眼帘,激流勇进、海盗船、旋风骑士等每一个游乐设施前都是人头攒动,惊呼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这是七星街道利用旅游招商撬动区域共富的项目之一,也是今年元岙村打造的共富项目之一。元岙村曾因为业态单一,发展遭遇瓶颈。这些年,由元岙乡贤代表组成的村监会顾问团一直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在一次村监会顾问团例行会议上,欢乐世界项目被提了出来。

目前,元岙欢乐世界游乐场每天接待游客约1000人次,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的租金收入。在欢乐世界项目的带动下,元岙村溪二自然村今年已与新昌县万紫千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由万紫千红公司投资2000万元,承包元岙村土地300亩,经营观光休闲农业,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预计每年能产生经济效益30余万元。

“村里有了人气,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的口袋鼓了,但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方面暴露的问题也多了,我们村级监察联络站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元岙村村监会主任黄忠说,“今年7月,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工作要求,向村两委提出意见建议5条,向街道纪工委报告问题3条,其中有1条报告的内容就是溪二土地流转项目,为节省费用,村里想规避招投标定向选定意向人。”街道纪工委收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找村主职干部谈话,告知规避招投标的风险。

“我们把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充分发挥村级监督‘聚力、锻钢、凝神’机制,聚焦共富项目推进缓慢、推动共富办法不多等折射出的干部作风等问题,以专项监督促进落实主体责任。”七星街道纪工委书记张春晖说。(图文:潘晓林、俞颖颖、陈琪、陈琴、吕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