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法院立案庭:锚定“快、便、新”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11-24 11:48: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淮滨县法院 | 责任编辑:郭顶今年以来,淮滨县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锚定“快、便、新”目标,找准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把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融入诉讼服务全过程,以务实创新之举,积极构建导诉亲民化、矛盾化解多元化、繁简分流层次化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注重效率,突出一个“快”字。一是立案快。立案庭案件审核人员时刻关注立案平台,在案件进入系统后第一时间进行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即时立案,属于人民法庭审核的案件及时通知到各法庭,并要求各法庭每日、每周清零案件,1-10月,淮滨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立案耗时为0.0347天,买卖合同立案耗时为0天,无一期超期审核案件出现,保证了当事人当天提交的案件当天就能立上案。二是分案快。在案件进入立案审批后,立案庭分案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分案策略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并审批分案,保证案件当日立、当日分,当天就把案件交到承办人手中。三是调解快。在征得当事人同意把案件转入调解平台后,立案庭案件分流专员会立即通知调解员接收案件,并要求他们尽快办理,调解不成的及时转入诉讼立案。1-10月淮滨法院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15.78天,居全市前列,且无一起超期调解案件。四是速裁快。淮滨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切实发挥速裁优势,简化速裁快审审判流程,深入推进“多元调解+速裁”新模式,积极推广“表格式”判决书的适用,实现程序简化、文书瘦身、效率提速、公正提升。同时开展示范诉讼和集中审理,示范带动批量案件如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纠纷等同案同判、高效审理或促成调解。淮滨法院1-10月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为21.87天,高居全市第一。
二、优化服务,突出一个“便”字。一是智能服务便,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五大功能区,对80余项诉讼事务集约办理,上线了多套智能设备组成的智慧诉讼服务系统,在线上和线下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化服务。二是办理流程便,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立案流程图、召开律师培训会对律师网上应用平台进行培训、建立了淮滨法院律师服务微信工作群、配备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专职话务员,进一步便利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办理事务。1-10月淮滨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和智慧法院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最高院要求。其中网上交费率、安检一码通使用率、电子送达率、律师服务平台使用率等均居全省、全市前列。三是调解模式便,组建了包含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等62人的特邀调解员队伍,分别与淮滨县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工商联、发改委、房产服务中心、人民银行、银保监等49个特邀调解组织建立了诉前调解对接机制,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解纷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纷服务。1-10月淮滨法院诉前调解共分流2351件,诉前调解成功1336件。
三、大胆求变,突出一个“新”字。首创司法鉴定评估“打包竞价”机制为群众降费提效。2022年6月立案庭司法技术部门首创司法鉴定评估“打包竞价”机制,该创新机制成功入选河南省九月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目前,我院已成功将三类共13件司法鉴定评估案件对外委托,平均收费标准比物价部门和行业协会指导收费标准降低70%左右,鉴定评估用时比通常用时缩短15-25日,在降低当事人鉴定成本,提高案件质效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二,“双绿”模式,让涉企案件办理再提速。诉讼服务中心在大厅设置“营商环境”绿色窗口,专人负责,要求当日立案、当日分案、当日移交业务庭。对涉及企业和中小投资者保护等民商事案件,在立案时黏贴“绿码”标识,对该类案件启用“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五优先”绿色通道。通过以上方式极大提高了涉企案件的办理效率。
下一步,淮滨法院立案庭将充分利用现代化诉讼服务平台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推动司法服务迭代升级,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诉讼服务和更多的解纷渠道;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涉企案件做好繁简分流,保证速裁快审、繁案精审,提高涉企案件纠纷化解质效。通过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模式,切实改善淮滨县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为淮滨县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供稿:淮滨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