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庄头镇:秸秆——昔日农民眼中的废弃物,如今成了“香饽饽”

发布时间:2022-11-25 08:41: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赵茜

秸秆综合利用是变废为宝的样板,麦收期间,尉氏县庄头镇将秸秆先梳理成一条条整齐的草线,然后用打包机打包成一个个圆柱形的大草捆,再由卡车运离麦田,最后被养殖场储存用作饲料。“秸秆还田”与“秸秆离田”相结合是该镇今年小麦秸秆处理的新方式。

曾经,秸秆是农民烧火做饭的主要燃料;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燃气在农家的普遍应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秸秆。麦收过后,处理秸秆费时费力,许多农民往往对秸秆简单“一烧了之”,这种做法,不仅造成空气污染,更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夏收、秋收农忙时节,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同时,秸秆禁烧成为不少地方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常常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宣传、制止农民焚烧秸秆行为。

堵不如疏。秸秆是一种具有丰富氮、磷、钾及有机质养分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好这一资源,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近年农业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等部署要求,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就做好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门发布通知,要求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年度“三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多措并举,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探索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机制,引领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我省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动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推动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支撑,力争探索出切合河南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路子。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尉氏县、兰考县、杞县、祥符区等县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试点)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和秸秆机械粉碎深耕还田补助等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秸秆“五料化”利用技术,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2.84%,既可以做肥料、饲料、燃料,还可以作为基料、原料。秸秆,这一昔日农民眼中的废弃物,如今成了“香饽饽”。

思路一变天地宽。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农民解决秸秆焚烧难题,还可以让秸秆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贝,推动形成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秸秆的综合利用,可谓变废为宝的样板,值得点赞!在作物收获季节,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优化秸秆综合利用,让农民真正从中得到实惠,届时,秸秆禁烧将不再成为问题,农村大地生态将更优、乡村振兴的画卷将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