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法院桥墩法庭四项举措 加强兴庆村•“石榴红”共享法庭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9 10:33: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书乐 | 责任编辑:赵茜苍南法院桥墩法庭依靠桥墩党委、政府支持,以兴庆村共享法庭为试点,在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杂居的乡村,探索一条“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高效便捷,法庭开到少数民族群众家门口。兴庆村隶属桥墩镇腾垟片区,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村、移民村和革命老区村,是5A景区玉苍山的后花园,全村共有337户1477人,少数民族人口500多人,占全村38.8%。为了便于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桥墩法庭在该村智慧代办点,由员额法官做指导,庭务主任总牵头,庭务助理和联络员协作配合,帮助当地涉诉的少数民族群众注册认证、使用“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等“共享法庭”智慧协同系统,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完成网上立案、在线开庭等司法服务,实现纠纷化解一次不用跑。
二是以案说法,“菜单式”普法宣传营造懂法守法氛围。通过制作播放普法维权视频、PPT,组织庭审直播等,在少数民族文化广场,少数民族文化展厅和石榴红驿站等场所,结合典型案例,向群众宣传民间借贷、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相邻关系等容易影响当地不同民族群众团结的相关法律知识。设置宣传资料架,放置一批法院编印的“共享法庭”典型案例折页等宣传资料,并适时分析预警兴庆村涉诉纠纷类型、失信人员等法治数据,为基层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依据。
三是规范管理,共享法庭运作各司其职、顺畅有序。严格按照《苍南县共享法庭工作规范》要求,明确共享法庭操作流程、功能定位及日常管理要求等内容,细化员额法官、联络员与庭务主任、庭务助理的任务分工,为“共享法庭”联系法官、庭务主任提供“共享法庭”“使用说明书”。同时,兴庆村·“石榴红”共享法庭可根据自身需求,联系法官发起参加村委会议,协助村委审核村规民约,为村委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各类协助申请,也接收人民法院发起的文书送达、寻人找物等司法协助事项。
四是对接精准,培育乡村法治带头人助理基层治理。兴庆村•“石榴红”共享法庭庭务主任曾秋永是兴庆村党总支书记、温州市人大代表,也是苍南法院的特邀调解员和苍南县的人民陪审员,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其借助暖心调解室和共享法庭,直接负责纠纷的就地化解。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外出经商或者务工,在本地时间不固定的现实情况,通过“共享法庭”开展在线调解,方便“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调解员、庭务助理与法官、联络员沟通联络,形成“一般纠纷就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邀请调”的解纷格局。(黄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