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行员工的行为合规管理

发布时间:2022-12-26 16:22: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虹 | 责任编辑:赵茜

商业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风险的企业。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行为的合规管理既是银行实施有效内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银行实现“又好又快”稳健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因员工违规违纪违法导致的案件层出不穷,结合开封鼓楼支行实际,谈一下对基层农行员工行为合规管理的思考。

一、基层员工行为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行为管理不够精准。虽然目前我行制定了很多员工行为管理的制度,但管理方法和手段存在滞后性,不够精准。员工都有自己的社交和生活圈,八小时外行为分散、隐蔽性强,给银行监测员工8小时外的异常行为造成一定困难。银行对员工账户资金情况的监测,模型和线索多为本行账户交易情况,这也给全面掌握员工是否存在大额负债、异常资金往来造成一定困难。

(二)员工行为排查不够深入。虽然定期开展员工行为排查,将自查和互查相结合,但有些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比如参与企业经营、分红、大额消费或负债,主动报告的信息有限。而“三线一网格”系统并未充分发挥其发现问题和风险隐患的作用,内部相互监督和举报的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行为排查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通过公检法等职能部门查询员工违法信息时,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配合,但区级公检法往往配合度不高,这种排查渠道不够畅通。

(三)员工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我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但教育培训效果还有待提升。在思想方面,部分员工合规意识、风险意识不足,业务操作方面,有章不循、屡查屡犯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绝大多数员工在大的规章制度方面遵规守纪,在细枝末节之处放任自流,时时合规、处处合规意识还未能入脑入心。

二、基层员工行为合规管理的基本思路

作为基层支行,必须加强合规体系建设,提高内控合规水平,从员工行为的引领、教育、管理入手,真正形成“不能违规、不敢违规、不愿违规”的内控合规文化,确保依法合规稳健运行。

(一)合规从高层做起,培育合规文化。“一把手”对合规文化建设和合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管理者,必须发挥带头合规示范作用,时时事事讲合规,在“关键少数”中形成一种合规自觉,就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思想及行为。但如果领导为了局部发展和临时业绩,以牺牲合规为代价,时间长了,这个单位不可能形成合规的氛围。从近年来银行系统发生的多起案件来看,往往是管理者对风险的控制认识不足,放任甚至助长了一些违规操作的风气而导致的。因此只有管理者切实履行合规管理职责,制定鼓励合规的机制,倡导并践行诚信、合规的行为规范,大力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充分发挥合规职能部门在有效管理合规风险中的作用,合规文化建设工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

(二)筑牢三道防线,强化合规教育。一是要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廉洁从业教育,对新员工在入行培训时要接受法制教育、案防教育和道德教育,把好“入口关”。要深入开展员工不良行为排查。要加大员工家访、回访和谈话的频率,调查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外生活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苗头和隐患,发现有违规行为的,要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防患于未然,拒险于门外。二要加强员工风险教育,筑牢“机制防线”。既要踩好业务创新的“油门”,更要踩好风险管控的“刹车”。要加强制度规范审核,对重要业务制度、重大涉外合同,必须进行法律合规审查。紧盯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严抓印章和场所管理。三是要加强考核机制引领,筑牢“职责防线”。把合规经营、案件防控与履职考核挂钩,与干部提拔使用挂钩,通过考核正向引导全行加强合规管理,降低违规几率。

(三)紧盯两类人群,强化行为监督。一盯重要岗位,重点对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柜面经理、网点主任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排查,查员工经商办企业、查涉案涉诉、查个人征信,让关键岗位健康运行。二盯近三年处分人群和行为排查异常人群,开展“回头看”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管理,彻底消除风险隐患。三是从严从重追究员工违规行为。对明令禁止,但仍肆意妄为、顶风违纪的,无论涉及到谁、无论什么原因,都要依规、从严、从重处理,形成有力震慑。(农行开封鼓楼支行  陈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