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化于无形 新时代“枫桥经验”巧解大墙难题

发布时间:2022-12-30 13:27: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陶毅 | 责任编辑:郭顶

“根据评审团打分和商议,二监区一分监区等三家单位入选首批‘枫桥式分监区’挂牌名单。”近日,浙江省临海监狱组织召开“枫桥式分监区”创建工作验收会,各分监区对“枫桥式分监区”创建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评审团听取汇报并宣布评比结果。

“枫桥经验”是一个60年前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地方经验,被誉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至今历久弥新、充满活力。近年来,监狱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完善矛盾化解机制,为平安监狱扎牢坚实根基。

“分监区成立‘和合馨’矛盾调解工作室,通过‘分监区领导+包干民警+调解员’三级化解机制,充分发挥民警在教育、心理、法律、刑务等方面的专业特长,通过恳谈会、心愿单、心灵直通车等方式及时掌握犯情,从“情、理、法”等层面出发,第一时间对罪犯的各类矛盾进行处理与化解,逐步构建起严密的‘矛盾监控体系’。在民警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今年以来,分监区已成功化解矛盾25起。”分监区指导员陈旭龙介绍道。

“和合馨”工作室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罪犯广某最有发言权。广某刑期漫长,性格脾气暴躁,在改造中经常我行我素,闲言碎语、牢骚怪话不断,入监后多次与同犯发生冲突摩擦,一度是个让分监区头疼的“火药桶”。

工作室制定“五步走”详细计划,明确包干民警和调解员,指出广犯的缺点,加强日常监督提醒;肯定广犯的优点,增强其改造信心;民警定期谈话,为其规划改造计划,明确改造方向。同时,安排广犯加入泥塑学社,定期上交泥塑作业,一方面帮助其磨炼耐性、培养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让其更好地融入集体,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警官的教育让我幡然醒悟,现在,我和同犯的关系也慢慢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了。”广犯说道。

除了“和合馨”矛盾调解工作室外,监狱还有“老娘舅”“和事佬”“春风和煦”“老周”“老钱”等16个矛盾调解工作室,工作室民警达100余人。各工作室围绕矛盾纠纷产生原因、主要症结、调解方式、效果评估等方面,落实受理、调查、调解、和解、回访、归档等矛盾调处闭环管理,实现监管安全从“被动维稳”到“主动创稳”转变。

据统计,监狱自成立矛盾调解工作室以来,共有效化解矛盾纠纷720余起,化解率也逐年提升。顽危犯得到有效转化,违规违纪行为明显减少,罪犯与罪犯、罪犯与民警、罪犯与家属以及社会之间的对立面不断缩小,和谐的声音不断壮大。

“罪犯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俗、性格脾气截然不同,长期共处于封闭环境中,难免发生矛盾纠纷。我们工作室所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前期罪犯小组矛盾摸排,中期个案分析及罪犯心理咨询,后期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善于站在罪犯角度思考问题,先倾听诉求取得信任再谈对错,针对问题再对症下药,这都是化解狱内矛盾的妙招。”“邵峰工作室”负责人说道。

除了民警工作室,罪犯互助组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中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矛盾不上交。矛盾不上交并不意味有事不汇报,只有将及时汇报和就地解决相结合,才能将矛盾消除于萌芽阶段。”罪犯陈某说道。

“我们每周一晚上警官都会组织我们召开改造恳谈会,每次恳谈都力争做到有事当面讲、有话当面说,促进小组之间消除误会、检讨缺点、互帮互助。白天我和王某因为分餐琐事发生了口角争执,今晚的恳谈会,我们都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互相敞开胸怀,诚恳地向对方道歉。”同组李犯说道。

“处理罪犯之间的矛盾,不能单单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要发挥群体的作用,才能高效有效地做好矛盾调解工作。”民警洪兴说道。监狱严格选拔罪犯互助员,定期开展互助工作交流会,坚持目标导向,及时评估互助成效,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改造氛围。同时,鼓励罪犯“人人争当互助员”,在罪犯群体中营造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改造氛围,让矛盾在萌芽阶段自我净化,让“枫桥经验”不断在高墙之内落地生根。(图文供稿:浙江省临海监狱 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