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龙县交通运输工作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3-01-10 11:52: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龙县交通运输局 | 责任编辑:赵茜2022年以来,黄龙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以“建、养、管、运”为重点,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为全县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发展及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一是过境公路稳步推进。累计完成路基土石填、挖方51.7万方,防护工程1.6万方;桥梁桩基178根,隧道掘进1608延米[麻地湾隧道805米(贯通)+龙尾湾隧道803米];征迁3000万元,年底完成投资2.035亿元。二是农村公路扎实开展。店界路四级公路续建工程,全长21公里,投资3500万元,该项目于7月底建设完工;圪崾路四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23.6公里,自2022年3月15日开工建设,现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三是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今年实施完成了联网路、通组路共7条,全长36.5公里,建安费总投资1453万元。四是农村公路水毁修复工程。2021年强降雨受损的农村公路共计23条,已完成8条路的水毁修复,剩余15条路完成项目进度80%,预计2023年5月完工。
公路养护管理方面。一是不断强化公路养护。积极完成清塌方、疏通涵洞、补缺口、清水沟、铲草、整修路肩、清扫路面等日常养护工作,县、乡、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均达到了74,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78%以上。二是严格做好农村公路汛期防范工作。全年共修复水毁涵洞2道、浆砌挡土墙840立方米/5处,修复漫水桥1座,共计投资86万元。三是有序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依据省市以奖代补养护工作要求,今年高标准打造申报了“市级美丽乡村路”两条(店范路KO-K20、大旗路),以及指导界头庙镇、石堡镇开展了“市级农村公路养护示范镇”创建申报工作。经市局实地验收,界头庙镇被授予2022年度“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
交通运输管理方面。一是强化教育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和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共100余人,在县客运中心举行了“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并邀请县应急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疾控中心指导开展了安全警示教育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培训,不断增强交通从业人员及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红线意识和防控意识。另外,与县交警队联合组织客运、出租、公交6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培训,今年共计对3家企业培训2次,累计118人次,签订承诺书59份,组织安全教育考试2次。二是严格疫情防控。按照新冠疫情防控方案最新要求,督促客运企业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以及“两站一场”、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要求;严格执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问题。
综合执法方面。一是加大治理超限力度。深入落实交通、公安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累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5台次,货车非法改装8台次。二是持续整治运输市场秩序。按照“联合整治”的原则,联同交警紧密配合,对县城内重点路段进行专项整治,共查处非法网约车3台次,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交通运输工作亮点凸显。一是为确保物流运输畅通无阻,根据省、市、县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于10月19日抽调26名交通系统工作人员(三班倒、24小时值勤),赴黄龙南高速口、黄龙北、白马滩、界头庙、瓦子街、圪台6个卡点,投入保障车辆6台,人力35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全县物流运输畅通。二是为做好疫情防控转运工作,成立交通转运工作专班,抽调转运车辆13辆、转运司机13人,严格按照要求对司乘人员进行了防控培训,对转运车辆进行了专项改造,并依据县联防联控办调度开展转运工作。累计启用转运车辆8辆、司乘人员8人,工作保障车2辆,工作人员6人;累计转运人员725人次,其中:投入车辆7辆次,前往延安、宜川点对点接回学生161人(延安93人、宜川68人);西安、延安“两站一场”及交通卡口转运564人次,圆满完成了交通转运工作任务。
2023年,我局将全力做好韩黄高速公路对接工作,争取复工;加快推进242国道县城过境线项目,力争完成主体工程;实施完成小黄路、瓦永路县乡公路建设项目以及农村公路水毁修复续建工程;继续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管养质量,积极创建达标,全力构建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图文供稿:黄龙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