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质检员:“火眼金睛”护航春运铁路运输

发布时间:2023-02-02 17:30: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杜勇勇 | 责任编辑:刘生

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株洲机务段火车整备场10道整备棚内,51岁的火车头质检员张智勇,身系高空作业安全带正半蹲在4米多高的火车头车顶上作业,用他33年来练就的“火眼金睛”快速、精准的对车顶20多个关键部件的质量安全进行“扫描”检测,为保障春运期间有足量的火车头投入运输生产,他要在6分钟内完成这些质检工序。

张志勇在火车车顶检查受电弓情况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火车头质检员,把好机车质量关尤为重要。张智勇的日常工作就是对电力机车车顶、车底及走行部等三个部位的零部件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维护。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车质量安全隐患,张智勇养成了 “快”“准”“稳”的检车习惯,看得到的部件“多看一眼”,不方便看的部件“多摸一下”,常出故障的部件“多检一遍”,正是这份责任心,使得三十多年来张智勇从不让问题火车头带“病”出库。

张志勇正在检查走行部弹簧

从登上机车车顶的那一刻起,张智勇心中便默默卡下了计时器。在高空作业平台旁的工具柜内取出手电筒和抹布后,他就蹲下来紧锣密鼓的进行静态试验,检查车顶各部件外观情况。由于车顶活动范围狭小,部分部件位置靠车顶边缘,没有围栏防护,作业时张智勇需时刻注意动作幅度和站立位置。虽然是白天,但整备棚内光线依旧较暗,他左手拿着手电筒照向绝缘瓷瓶周身,双眼紧盯照亮处,360度查看瓷瓶是否有烧损,用抹布擦拭干净绝缘瓷瓶表面后,右手来回在表面摸索,用触感感知眼睛不易察觉的细小裂纹,确认没问题后,便继续检查受电弓、高压互感器、软编连线等,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不到3分钟,静态试验结束。

张志勇检查绝缘瓷瓶外观

“准备升弓”车顶传来张智勇的声音,司机室里牵车组工作人员听到呼唤后,立即配合张智勇进行下一环节的动态试验,这一环节检测的是受电弓性能。受电弓作为火车头从接触网向整个列车电气系统供电以及输送再生制动能量的必要部件,是火车动力的心脏所在,受电弓各项性能良好列车才能正常行驶。他将测试受电弓压力的电子秤悬挂在受电弓横杆上,右手肱二头肌与小臂夹角呈90度以下,上下拉扯电子秤,眼睛观察电子秤仪表牛数变化情况,78N正常,如果压力不够,极易造成弓网虚接,导致列车运行中出现非正常停车。

压力测试完毕后,张智勇习惯性的对受电弓弓头、臂杠等部位的底侧进行查看,由于受电弓静止状态下仅50cm高,身高1.72米的张智勇就算蹲下或半趴着也无法看到这些部位底面的情况,所以在升弓后,受电弓整体呈舒展状态,他会对其外观结构再次进行检查确认。这时,张智勇眼睛一亮,发现1室受电弓右侧羊角支架和保护圆管的焊接处有一条细微的裂缝,由于裂缝开口不明显,他用手反复摸了好几遍,触感异常,这才确认了羊角裂缝存在安全隐患。据了解,羊角是保护受电弓平稳通过接触网线叉的装置,若羊角断裂掉落在车顶,会导致机车接地,或发生弓网事故。有隐患就要立刻解决,张智勇马上联系跟班技师汤权,两人20分钟便将问题羊角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并及时做好故障登记,确保了机车质量安全可靠。

保障火车头机车质量是守好旅客平安出行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车间主任张庭铭介绍到,截至目前,今年春运共有2238台电力机车进入株洲整备场进行整备,一体化班组里有76个像张智勇一样的火车头质检员,春节一直坚守岗位,奋战在春运一线,用他们的“火眼金睛”排查处理了大大小小的机车质量安全隐患4828起,守护着春运每一趟列车的安全开行。(通讯员:杜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