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凉山春运窥见“国铁担当”

发布时间:2023-02-13 10:16: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邓鹏 | 责任编辑:赵茜

“以前坐绿皮火车去成都需要十多个小时,现在只要三个小时,方便多了。”2023年春运是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迎来的首个春运。从铁路春运给大凉山带来的新变化,可以管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国铁担当。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有了铁路的助力,地处大凉山的西昌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发生了新的时代变迁,向着更富更美的方向迈进。西昌被誉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7天,西昌市累计接待游客165.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7.59%,旅游收入171217.4万元,同比增长262.61%。这背后,火车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春节期间,西昌西站累计到达旅客7.53万人次,发送旅客6.93万人次,平均每日有1.07万人次的旅客乘坐动车到达西昌。

火车开进大凉山,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增进农民收入、拉动地方就业、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游客的到来,不仅让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火了起来,也让地方土特产有了“家门口的市场”,为大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曙光。同时,大凉山的人民也可以乘坐火车,外出求学、务工、经商、探亲、旅游等,更好了解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改写命运、愉悦身心,可以说,铁路是大凉山的幸福之路、希望之路,它托举起了大凉山人民的美好未来。

自信源于自豪,在火车的带动下,西昌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也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展现出新的魅力。今年春节期间,西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了200余名志愿者开展“幸福西昌·春运暖程”志愿服务活动,为游客讲解“豆芽井”等文化遗迹的“前世今生”,在增强地方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叫响了文化品牌,提升了大凉山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吸引力,为旅游业的发展繁荣赋能添彩。

悠悠大凉山,拳拳铁路情。我们坚信,在铁路的串联带动下,包括西昌在内的大凉山地区必将越来越美、越来越好,大凉山人民的生活必将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必将更加底气十足、豪情倍增。 (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