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电商“五抓”齐发力 群众收入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3-02-15 10:10: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武功县乡村振兴局 | 责任编辑:赵茜近年来,武功县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电子商务为牵引,积极抢抓“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机遇,着力强保障、夯基础、抓增收、促消费,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高,县域商业体系加快构建,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龙头的商贸业持续壮大,电商年度销售额从2014年的3.6亿元增长到2022年55.06亿元,有力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买西北·卖全国”模式成为全国县域电商发展“八大模式”之一,县域农产品电商排名全国第五、西部第一,2021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抓服务,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电商发展之初,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正科级建制的电商服务中心。创新建立了“一个领导包抓一个企业帮一把、一个部门办好一件实事推一把、一个镇办培育一个产品添一把、一个村找出一个领路人带一把”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对电商企业来武发展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贴心服务,形成了层层包抓、各级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先后印发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管理制度》《关于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助推三个经济发展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免费注册、免费传递货源信息及上传产品、免费培训人员、免费提供Wi-Fi的“五免政策”,积极争取2000万元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推动陕西首个“智慧县域+普惠金融”蚂蚁金服项目落地,打造了电商孵化发展的“温床”。
抓招引,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始终把龙头企业的招引和培育作为电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先后引进了西域美农、鲜生云仓、大漠盛宴、亚马逊等387家电商企业入驻发展,为电商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其中: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成了百亩电商生产及加工基地,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集团性电商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农特产品类目排名全国第一。云创智境将本地土织布、草编、藤编等特色手工艺品和家具家电远销美、英、法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年出口额超过1280万元。建成了京东西北最大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阿里巴巴全国第六个“产地仓”也是全国唯一即食猕猴桃研发中心,搭起了“直连”“智联”西北五省生鲜产销地的新桥梁,全面助力“西果东输”。
抓培训,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实施针对建档立卡青年免培训费、食宿费和补贴车费的“两免一补”电商培训工程,先后与阿里巴巴、共青团中央、陕西省电商协会建成淘宝大学武功培训基地、全国青年电商培训基地、陕西省电商培训基地,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91期,受众18.66万人次。与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发起“青桃云客”电商人才培养计划,签署校政合作协议20余家,建成高校运营团队6000人,覆盖带动2万名高校学生开展电商实践。定期组织生产企业、电商企业、专家学者等举办电商沙龙,交流信息,解决问题;积极举办年货节、电商论坛、联谊会等,承办商务部、共青团中央、中国银行等中省市众多会议、培训活动等,推动武功成为全国电商信息汇聚和交流的核心地带之一。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集人才培训孵化、农特产品展示销售、网红直播采货等功能为一体的西北网红直播基地,致力将武功打造成“全国农特产品集散地”“网红选货集采地”“网红直播西北第一县”。先后吸引京东、淘宝等平台直播基地入驻发展,尤其是抖音电商生鲜和食品直播基地投入运营,相继入驻商家600余户,同时成功孵化出一批直播网红和农民主播,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特色农产品上行开辟了广阔的对接渠道。
抓配套,畅通物流交通网络。充分发挥区域交通优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好”目标,争资金、跑项目,健全完善县域路网,先后实施了国道108、国道344和西宝中线、北线等重点交通项目,新建、扩建30余条市政道路,实施了火车站提标改造工程,持续畅通内循环、提升外循环,进一步提升快递物流运输时效。引进“四通一达”、顺丰等快递企业50余家,特别是中通武功省级分拨中心、韵达二级分拨中心、圆通咸阳分拨中心落户武功,进一步提升了武功物流规模和投递效率,快递发货业务实现全国100%覆盖,全国一线城市可实现从武功直发。同时,物流企业之间压价竞争,使得武功快递价格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物流中转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面规划了15条物流配送线路,建成了8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和95个村级标准化电商综合服务点,打造了20个快递进阵地工作示范点,包裹寄送实现县城、镇村双向半日达。同时,金红叶纸业、天佑成纸业等知名彩印纸包公司,以及胶带、气柱袋、发泡膜等电商配套企业落户,进一步推动快递发件成本降至3公斤以内2.3元,净重1公斤1.6元,为武功电商发展蓄积物流优势。
抓货源,丰富特色产品供给。坚持把数字作为“新农资”,以电商消费“大数据”倒逼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采取按需种养、定制生产等方式,大力发展“3+X”富民产业;全面挖掘地域特色,改进提升传统工艺,带动锅盔、麻花、石磨面粉、手织布、刺绣等本土产品深度触网,推动传统产业朝着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通过专题推介、县长代言等方式,精心培育“武功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培育本地特色品牌,倪家锅盔、普集烧鸡、北韩麻花、孔尹挂面、封缸陈醋和苏绘手织布、馨绣工艺品、米豆儿手剥瓜子、西域美农食品等多个电商品牌享誉省内外,有效提升了农副特产品附加值。在搜集武功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同时,先后与新疆果业集团签订“疆果进陕”合作协议,并在西北五省(区)设立电商收发直营点,征集到新疆干果、宁夏枸杞、陕北红枣等40多类3000余种电商产品,为电商企业提供充足货源。
通过“五大抓手”,武功电商主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充分挖掘县域商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富矿”,按照“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思路,依托杨凌自贸区和陕西省首批数字城乡试点地区优势,突出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电商物流主导产业,紧盯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精心打造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园,着力构建融合共生、普惠共享、合作共赢新格局,为武功电商发展插上腾飞双翼,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为加快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贡献电商力量。(图文供稿:武功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