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同治、生态宜人,福鼎市店下溪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3-02-20 10:25: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游灿典 | 责任编辑:郭顶

涓涓细流,潺潺流过,幽幽水韵,声声怡人。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闲暇时漫步河滨公园,零距离触摸自然情怀。近年来,福鼎市大力推进店下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流生态取得良好成效。

开展水域整治,解锁“美颜秘笈”

店下溪流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溪流,承担着龙安、店下和沙埕(陈厝里村)三个乡镇6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泄洪任务。多年来,因台风、洪水冲刷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该河道内淤泥沉积,污染严重,泄洪、滞洪能力大大减弱。

让河道重回“水清、岸绿、景美”成了沿岸人民群众的期盼。福鼎市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开展店下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新建生态护岸7.25公里,河道清淤疏浚5.5公里,滨水景观带8500平方米,有力提升店下溪整体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质。

“以前这个河道里的水又黑又臭,现在河道干净多了,绿化也做起来,环境也变好了。河滨公园的建成,让大家平常又能多一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了。”公园散步的居民开心地说道。通过生态水系治理,在提高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的同时,显著改善河道周边水生态环境,达到人水和谐的良好效果。如今店下溪沿岸风景如画,水清岸绿的公园风光,古色古香的河边凉亭,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休闲、纳凉。

坚持“水岸同治”,筑牢生态基石

治水,关键在岸上。为了守护一汪清水,福鼎市以河湖监管为抓手,控源、治污、严管,精准治污,变废为清。

店下溪两岸紫菜加工厂众多,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生产期间产生大量废水排入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一方面要保障企业生产,又要解决废水排放问题,福鼎市组织职能部门和属地乡镇对流域内33家紫菜加工厂逐一摸排登记,安排专项财政补助资金340余万元支持紫菜加工企业开展加工尾水治理改造,通过新建污水处理池、安装污水处理气浮机等设备,确保加工尾水排放达标,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随着鼎盛钢铁、邦普化工等一批企业入驻,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人流增长带来经济繁荣同时也导致生活污水排放大大增加。原有店下溪仅沿河铺设一条污水收集主管,年久破损严重,店下和龙安镇区大部分入河排污口未实施截污纳管,生活污水治理势在必行。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河道,是店下溪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一项硬指标。福鼎市以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县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店下溪入河排污口整治及截污纳管纳入福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包,新建污水收集主干管30公里,建成后店下、龙安的生活污水将统一接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设施尾水还可回用于绿化、景观、灌溉等,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动真格方显真成效。福鼎市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压实部门职责,不断强化执法监管,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加大企业排污查处力度,为店下溪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水美”的绿色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人水相依,和谐共生。一块块水生态环境的短板正在被补上,一个个阻碍绿色发展的因子正在消融,店下溪正在加速“蜕变”,成为造福沿岸人民的幸福河。(游灿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