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选人用人新路径,培养“专而优”的社区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16 18:07: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朱东方 雷曼 ​贡珍珍 | 责任编辑:刘生

3月7日,黄冈市黄州区2023年社区工作者选岗暨初任培训会举行,29名定向招聘的社区工作者现场选岗,迎来一场选用两方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黄州区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出台《黄冈市黄州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成立区委直属正科级工作机构--黄州区社区工作服务中心,不断探索和规范社区工作者的选人、用人、留人路径,为服务推进“三城”建设、加快黄州主城崛起夯实了社区治理基础。

定向招聘选对人

定向招,守正创新;广纳才,不拘一格。

2023年初,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社区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印发《黄州区2023年定向招聘城区社区工作者实施方案》,要从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街道或社区自聘人员中定向招聘社区工作者。这是黄州区首次定向招聘社区工作者,打破以往主要面向社会招聘的模式。

“针对社区工作者离职较多的现象,从去年开展组织专班下沉街道和社区开展调研,并向区委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在区委组织部的直接领导下,结合黄州城区特点,我们会同区人社局和区民政局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采用定向招聘的方式招录社区工作者。这是一种摸索。就目前来看,为进一步加强城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城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结构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区社工中心主任王明军介绍。

敢于创新突破,不拘一格纳人才。

此次定向招聘的对象,将年龄放宽到40周岁,学历专科即可,对长期扎根基层、群众基础良好、工作表现突出的年龄和学历仍可放宽,对在基层工作一年以上、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应聘者的免笔试,受到过表彰的都有相应的加分。这些务实举措,为那些有社区工作能力,有社区工作情怀的人群打开了路径。

注重培训提素能

重培训,学如弓弩;提素质,才如箭镞。

为帮助新录用人员发挥自身优势、快速适应新岗位、融入新角色,按照“1+3”的模式,初任培训与选岗同时进行。即1天的集中培训和3天的岗位实习,本轮新招聘的29名人员,都按照要求在选岗的同时参加了社区理论和心理沟通技巧等内容的培训。分配到社区后,将按照“老带新”的模式开展3天的岗位实习。6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即可录聘为社区工作者。

“我到了新岗位,一定会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各项社区工作,当好居民的‘服务员’。”选岗现场,参加初任培训人员周丹说。

黄州区逐步“构建初任培训、集中培训和日常教育等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的培训培养体系,推动培训工作与岗位变化、职位晋升等紧密衔接”等制度,确保人员技能素质在适应工作需要同时,个人能力不断提升。通过系列理论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着力打造“全科全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社区工作者队伍。

岗位保障留住人

重激励,提振信心;稳保障,留才聚才。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责任大、任务重,与部分求职者的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如何让新招聘的社区工作者愿意留下来、沉下去、服务好?这是一道基层社区治理的难题。

社区工作者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完整社区创建、推进社区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力量。黄州区切实加大对基层社区的管理,通过出台激励机制,配备5G智能终端,发放话费补帖,提振社区工作者工作信心。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拨人才的力度,并择优推荐其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支持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设立四岗18级岗位薪酬制度,每两年调整工资,并根据学历和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提供学历津贴和职业津贴,逐步完善职业发展体系,使每个社区工作者在工作年限增加、岗位调整、能力素质提升后,岗位等级和待遇随之提高。

“黄州区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社工中心统筹协调,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等部门参与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协同推进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后期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强化考核,不断拓展社区工作者的发展空间,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美丽黄州城建设和服务科技新城、商贸强城、文旅名城‘三城建设’输入优质工作力量。”黄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阮利红说道。(朱东方 雷曼 贡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