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多措并举缓解看病难
发布时间:2023-04-11 17:30: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郭顶建设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加快学科建设提升救治水平……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医院积极加强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服务,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据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昌平区北部区域医联体核心医院。昌平区医院医务科科长闫秋芬介绍,昌平区医院通过借力优质资源促进医院发展,分别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大医院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同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急诊、病理、影像、护理等科室均为区级质控中心。利用医联体平台对20家成员单位进行摸底,根据摸底情况制定质控计划和目标,开展基层培训、护理技能比赛、检验基层培训等活动,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同质化管理,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救治水平。
2023年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口腔专科医联体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揭牌仪式举行。(北京市昌平区医院供图)
昌平区医院院长袁成表示,2022年,昌平区医院制定了统一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解决的问题,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双向转诊模式,家庭医生按照转诊标准和流程及时为签约患者优先转诊至核心医院。
据介绍,2022年,昌平区医院下派专家240人次,诊治患者450人次,会诊派出专家32人次,下转患者237人次,上转312人次。
“以前‘看病难’,主要是老百姓认为优质医疗资源都在大医院。织密基层的服务医疗网,打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针对类似昌平区这样人口流动较大的地区,能够实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北京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春梅表示。
郭春梅介绍,目前昌平区每个镇街都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底昌平区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社区中心、区级医院、专科医院、市级医院形成区域医联体手拉手联络模式,实现点对点服务,可以满足辖区居民日常的医疗需求。
除了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昌平区医院还努力加快学科建设,提升救治水平。骨科、心内科、肿瘤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9个科室为昌平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软硬件实力都比较雄厚,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群众日常医疗需求。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ICU病房。(北京市昌平区医院供图)
“2023年是昌平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年’,医院各个学科都拿出‘开年就开跑’的冲劲,加快学科建设,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让更多群众能够就近享有优质医疗资源。”袁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