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19 10:37: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赵宇 | 责任编辑:赵茜

高速铁路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如此,中国高铁改变着中国的交通格局,还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深刻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衍生出一个全新的高铁时代。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也是世界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09年12月,世界上一次建成运营里程最长的时速350公里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率先在1000公里以上长大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时速350公里的郑西、沪宁、沪杭高铁和时速250公里的福厦、昌九、长吉、广珠、海南东环线高铁陆续建成通车,京沪高铁全线铺通,并在先导段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成为中国高铁引领世界的新坐标。

从2008年至今,中国高铁发展进入收获期,每年都有一批新建高铁投入运营,其发展步伐正在改变中国,影响世界。这种变化,在中国铁路是革命性的,它不仅带来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得多年来中国陆运能紧张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而且为发展货运重载、创新运输服务和产品、提升运输安全和管理水平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和最坚实的基础。

多组数据展示着中国高铁对国家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据测算,我国高铁每1亿元投资,对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拉动产值10亿元以上,可创造就业岗位600多个。特别是复兴号高速列车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零部件数量达10万个以上,独立的技术系统超过260个,设计生产动车组零部件的核心企业超过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八纵八横”高铁网,造就半径500公里的城市群形成1-2小时交通圈,实现公交化出行;1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4小时左右到达,实现当日往返;2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8小时左右到达,实现朝发夕至,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在国际上我国还与俄罗斯等21个国家达成“一带一路”合作共识,中国的高铁网向全世界编织成型。同时还与沿线国家签署标准化互认合作协议,显著提升了我国铁路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中国的高速列车已经世界领先,中国3.9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中国的高速列车保有量占世界高速列车保有量2/3,中国的高速列车已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目标。(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