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农股份倡导动物生物育种产业化 致力动物抗病新品种突破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5 15:50: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金兰 | 责任编辑:赵茜

5月13至15日,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

图:5月13至15日,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现场  (金兰拍摄)

本次参会专家就畜禽基因编辑抗病育种、基因编辑与干细胞共性技术、相关动物医学与免疫学新技术、新成果等研究方向做了精彩的报告和深入的研讨,并就呼吁国家加快基因编辑动物研究成果产业化、以及加快出台基因编辑动物安全评价相关的科学和安全原则形成了学界、业界一致的“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

北京首农股份公司总经理致辞中介绍,首农股份公司作为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的种业子集团,以“科技立农,食安为民”为使命,坚持“从科学到品种”的多品类发展路径,践行国家种业战略,实现动物育种技术从 1.0代传统育种到4.0代智慧育种的跨越,在主要畜禽品类上拥有自主创新、自主种质和自主品牌;希望在重大抗病新品种产业化道路上,以开放的共性技术平台服务于广大畜牧产业。

在会议的主旨报告中,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表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人民不断提升的对动物营养的需求、以及环境承载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高密度现代化畜禽饲养模式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养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高密度养殖模式的最大风险是诸如非洲猪瘟、蓝耳病、传染性腹泻等烈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因此,培育抗烈性病毒的畜禽品种成为了全球动物科技和育种公司竞争的制高点。基因编辑技术的诞生,为畜禽抗性培育提供了强大的武库。这项颠覆性、迭代性的技术在动物育种等领域广泛应用,还需要在企业投资、企科合作催化技术、以及监管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尤其是,我国农用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评审指南及细则的出台、以及最近第一例植物基因编辑品种取得安全证书等成就,标志着国家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巨大推动力和与时俱进、接轨国际的高度。而在动物基因编辑方面,亟需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商业化环境,使得我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育种技术能够加快产业化进程。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以及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完全有理由相信畜禽基因编辑育种正在迎来黄金时代。

图:5月13至15日,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  (金兰拍摄)

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赵要风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郑海学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围绕动物分子抗病育种基础研究、技术方法以及基因编辑动物新材料创制等几个方面做了交流发言。二十余位与会专家做了最新成果报告,展现了我国动物抗病育种具有深厚科研基础、丰富成果和应用产业化的巨大潜力。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马荣才一级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动物抗病育种已成为生物科学家和育种家们的关注焦点,也是未来北京畜禽种业发展重要方向。近年来,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动物分子育种,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我市动物抗病育种的领军企业。本次会议邀请行业各界专家人士,共同讨论抗病育种创新共识,加强科研与产业结合,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必将有力推动北京市现代畜牧业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在会议总结性发言中表示,我国抗病育种领域科研工作的成果应尽快实现“产品化”,形成科研进步和社会、产业发展的正循环。通过这次会议的举办,围绕“推进农业用基因编辑动物研究与产业化”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和倡议,推动动物基因编辑产业化应用,呼吁尽快建立积极的动物基因编辑政策框架、鼓励生物育种产研合作。陈院士表示,相信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对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共性技术迅速发展、实现我国种源“卡脖子”技术难关的突破和解决制约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大疫病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研讨会,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有关领导莅临会场并作重要指示。会议学术委员会由陈焕春院士、李德发院士、金宁一院士、张涌院士、印遇龙院士等专家组成。我国动物基因编辑育种专家、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代表一百八十余位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图文: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