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城坊村:“五动”治理提效能 全民共建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3-05-16 14:47: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万芳、付文平 | 责任编辑:赵茜

城坊村位于抚州市临川区大岗镇,距镇政府5.6公里左右,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东濒抚河与进贤县的李渡镇隔河相望,西界株山与丰城陶沙乡相连,处于三县区交界之处。城坊村由三个自然村、九个村小组构成,总计433户、人口1659人,耕地2418亩、林地1892亩、小型山塘水库4座。城坊村党支部有47名党员,其中男党员41名、女党员6名。

近年来,城坊村党支部在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主动探索、先行先试,建立了“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构建起“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示范带动:党员带头冲,个个不落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激励农村党员积极作为。完善党员联户“一张网”,城坊村47名党员揭榜挂帅,点题领办,主动认领厕所改革、疫情防控、拆除违章建筑、环境整治等重难点任务。同时,党员干部认领街道、河道、网格,当好街道长、河道长、网格长,“党员作表率,带着群众干”的氛围日渐浓厚。

宣讲发动:政策讲清楚,群众不含糊。深入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建立“一周双访、一月一讲”工作机制,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帮困解难。大力开展“三雁好声音”活动,通过“雏雁讲最新精神、归雁讲政策理解、头雁讲执行落地”的宣讲体系,村村组建“板凳宣讲团”,用本地话讲党史、学思想、学政策,让党的路线方针第一时间走进千家万户。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宣讲,形成了“人人都是宣讲员、个个都是政策通”的良性互动。

协商互动:有事好商量、摆上桌面讲。城坊村建立了“每月一次党员大会、双月一次网格协商会、每季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半年一次户主议事会”的工作机制,用好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了,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群众议事厅,凡群众关心的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挂点单位区人大开展“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党员干部勇当先锋”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既要对乡村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又要为乡村治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正向驱动:户户有账本,善举变积分。打造“美好账本”治理品牌,聚焦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爱心公益、邻里和睦、说事议事、创业致富6件小事,将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量化指标。区交通局派驻的三名驻村干部积极帮助建立完善全村美好治理“大数据”平台,与镇域范围内的银行、超市、卫生院等多方协调,融合各类资源,推出组合激励“大礼包”,让村民充分感受到“善治者善报、有德者有得”,真正实现了群策群治的“大合唱”。

智慧联动:钉上一键通,文明树新风。推广“乡村钉”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村、组、户多级管理架构,建立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务公开”线上板块,并将乡村治理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钉管家”实时发布、更新与村民切身相关的信息,村民在手机端查收,有疑问的直接在公开信息下留言,利用“有事找村里”“书记信箱”“钉上曝光台”等栏目,让村民实时对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文体活动等治理事项进行讨论,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网上村民议事会,极大提高了群众自治参与度。同时推行村民议事钉钉同步直播,在外人员线上参与互动,形成了“村村都有朋友圈、时时能知村中事,人人钉上办事通”的文明新风尚。

“五动”机制推行以来,城坊村将原有的被动式“管理—规制”转向主动式“治理—服务”,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全面提升了治理效能,助推乡村振兴。(图文:万芳、付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