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长制为底,擘画“古城都梁”生态画卷——湖南武冈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六年之后
发布时间:2023-05-26 09:13: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艾三喜 | 责任编辑:郭顶初夏的都梁古城晴空万里,赧水拖着翠绿环绕着城区。远方的云山仙气缭绕,乡道两旁绿树成荫。偶尔蝉鸣,间或蛙叫,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各类候鸟流连忘返、栖息畅游,好一幅绝美的和谐、文明、生态、绿色画卷正徐徐铺开。
“如今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我市城市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市民们也享受到了更多绿色发展红利。走在河畔,是心旷神怡的‘资江绿’;瞩目远眺,是醉人心魄的‘都梁蓝’。”武冈市水利局局长颜志军在资江河畔如此介绍自己的家乡武冈。
湖南省武冈市,又名古城都梁,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邵阳市西部中心,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49km2,总人口84.2万。属资水水系,河流众多,域内现有中小型水库124座,大小河道145条,河道总长970公里,河川总流量24.7亿立方米。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武冈市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实行河长制六年来,武冈市始终坚持聚焦责任落实,强化督导履职。一是巡河常态化。强化河湖长职责,推进河湖长与河湖“共命运、齐进退、同荣辱”,市级双总河长以上率下带动240名乡村河长坚持开展巡河打卡1.8万人次,统筹解决河湖问题324个,每处责任河库解决1-2个以上问题。二是制度规范化。将河长制工作列入全市绩效考核,列入全市三重点工作争先创优,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点评、二月一排名一通报”,与单位绩效、干部考察、晋升挂钩。将重点工作交办、分办,并分级分部门分解到责任人,发出书记、市长交办函14件,约谈行政责任人6人次。将一季一督查更实更有力,明查暗访40余次,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督查2次,与乡村河长面对面反馈点评40余次。三是治水护河社会化。进一步完善健全了“河长+警长+检察长+记者河长+民间河长”等机制,创新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机制和加强民间河长积分管理机制。民间河长、河湖保洁员、乡规民约、智慧河库四个全覆盖等基础工作。设有民间河长203名,河湖保洁员447名,签订乡规民约协议92份,安装有防洪、防溺水、防非法捕捞等河湖监测摄像头174个(防洪、防溺水、防非法捕捞等功能)。设立河小青、红小帽义工联等志愿者组织及队伍共120余支,开展水法宣传、清河净滩、河道保洁、爱我母亲河、节水你我同行等志愿者活动60余场次,河长制微信公众号推文24期60余篇,省、邵宣传报道110余篇。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武冈市政府以新时代水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谋划赧水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抓河长、河长抓。落实省第8号总河长令,开展妨碍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改,落实邵阳市第4号总河长令,开展上下游、左右岸联动共治,从发现问题“抓河长”明确责任到拉条挂账“河长抓”解决问题。发布了赧水河城区河段“清四乱”公告,组织玉溪河段“清四乱”行动和开展排污口排查水沟桥溪龙湖黑臭水体治理,订立上下、左右岸联防联治合作协议147余份,核查水利部遥感图斑2批1138处,核查自然资源厅、水利部卫片图斑16处。办结整改销号省、邵河长交办件19件。受理举报84件,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整治河道岸线32.5公里,拆除违章建房3座,拆除建筑7000余平方米,拆除水库内围堤2处。清理河湖垃圾2500余吨,省级监测断面交办件为零。二是岸源同治。完成龙溪、小江、冻江等3条市级河道界桩埋设90余公里,编制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一河一策”13册,修编145条河、127座中小型水库编制“一河一档、一库一档”,各级河长认领“一河一策”治理清单347个。制定了赧水河水生态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清理枯死水葫芦3万余平方米,整治排污口34处,吊销豆腐作坊生产许可证12处,处罚偷排企业4家,127座水库和赧水64.5公里由第三方保洁服务,赧水武冈河段水质一直保障Ⅱ类以上标准。三是部门联动。对突出问题、河湖四乱等实行清单管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适时组织环保、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执法,2022-2023年执法活动和联合治水行动达30余场次600余人,炸电鱼刑拘5人,水资源费缴纳不足和侵占水利工程设施等违法个案14件,营造林2-3万亩,森林抚育3.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42.6%。绿化河道25公里。整治河道岸线32.5公里。水旱灾害防御储备防汛物资1600余万元,修编防汛预案470余件,整改入汛安全隐患43处,成功应对夏秋连旱抗旱保收和去冬今春严重干旱期城乡84万人饮用水需求。
历史是生态画卷的出卷人,河长是生态保护的答卷人,人民是验收生态红利的阅卷人。全市各级河长把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一项硬任务,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系统治水。一是早设计、早招标、早开工,打造“一库一景”。完成1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威溪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竣工试运行。二是着力江河安澜,续建七里等2个保护圈,完成防洪堤11.3公里。三是实施乡村振兴保障饮水安全全覆盖,投入专债资金等1.8亿元,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自来水入户提升率80%以上。四是建成7个乡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五是持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健全了水源保护“三长三员”管护机制,并不断巩固提升14处水源地整治成果,部署巡视巡察、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等,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邵反馈交办问题、群众涉水信访问题,持续整改和举一反三,防止反弹。市检察院涉水公益诉讼案9件,其中大水江饮用水源保护个案获省级优秀案例推荐提名。六是市乡办点示范,打造“美丽河湖”。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美丽院落”建设相结合,推行“四个一”(即一名市团领导挂帅、一个市直部门挂联、每年解决一个突出问题、每年奖补一定经费)创建模式,破解资金难题。全市19处“美丽河湖”分布在城郊或乡镇集镇周边,文坪黄泥河段获评2022年度“全省美丽河湖”称号,如诗如画的“美丽河湖”已成为乡村集镇的亮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河长制面临新形势,更须劲百尺杆。下阶段,武冈将以落实2023年省、邵总河长会议精神为主旨,不断强化“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的政治自觉,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时刻坚守水资源红线、水生态底线,为建设安全美丽健康幸福河湖贡献武冈智慧,让古城都梁成为湖南花园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艾三喜 通讯员 刘俨宣、刘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