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望闻问切”四法,写好调查研究“命题作文”
发布时间:2023-06-09 15:00: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潘浩 | 责任编辑:郭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高考是什么?其实很多人也从未细想过,但是却用日复一日的努力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定义了答案。而每年高考最吸引人的非高考作文莫属了。考生能不能写好高考作文,要看考场的发挥和平时的积累,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能不能写好调查研究这“命题作文”,也需要熟练掌握“望闻问切”这一做好工作的真本领。
要“望”向基层群众真实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首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让双脚“沾泥”接通“地气”,深入到田间地头、屋内院坝,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有效沟通,增进感情,从细微处了解基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观察基层干部是否团结,是否有战斗力,是否在群众中有威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虑、所急,做到“心中有数”。
要“闻”听基层群众心中呼声。开展调查研究,要摒弃坐在台上照本宣科念稿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听基层的想法,设身处地的考虑基层群众内心真实的感受,用心用情去倾听基层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将以前的“老样子”变成“新款式”。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学会倾听,及时把话语权交给基层群众,倾听他们真实感受,这样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要“问”计于田间地头的百姓。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开展调查研究就一定要走下去“问”。围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来开展群众工作,群众中蕴藏的智慧是无穷的,解决问题要从群众中来,最终到群众中去。多问问群众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好主意、好办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只有这样的集思广益”,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资料。
要“切”中问题命脉,“对症下药”。调查研究的工作实效如何,往往就看后续作出的发展之策、利民之举。要想有一个好的“药方”,就要“准确号脉、对症下药”。以“解剖麻雀”的研究方式触碰问题的“内核”,把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出现”把握住,从而理顺“怎么办”的思路。把数据、民声、汇报等资料进行汇总和梳理,将所获得的各类信息进行认真比对,由表及里、层层剖析,把问题的性质弄清楚,把问题的“症结”找出来,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化解难题。(鹰潭市国控集团党委办公室 潘浩)